(選自《陋室銘》)
【乙】
項脊軒①,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②,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③,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④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⑤可愛。
(節選自《項脊軒志》)
【注】①項脊軒:作者的書齋名。②垣墻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圍墻。③欄楯(shǔn):欄桿。④偃仰:安居,休息。⑤珊珊:同“姍”,引申為美好的樣子。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實詞的含義。(4分)
(1)有龍則靈
(2)談笑有鴻儒
(3)無案牘之勞形
(4)顧視無可置者
12.選出下列加點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
A.有仙則名 險躁則不能治性(《誡子書》)
B.無絲竹之亂耳 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舊南閣子也 當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D.以當南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13.選出畫線句子停頓恰當的一項( )(2分)
A.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B.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D.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C.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14.下列關于【甲】【乙】兩篇選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銘”這種文體常用來述功紀行或警誡勸勉。甲文作者用此文體自述其志,表達安貧樂道的情操。
B.甲文結尾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類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與古代名賢的居室比美。
C.乙文善用疊詞表達情感。如“庭階寂寂”中的“寂寂”二字,就是為了表達作者寂寞孤獨的心情。
D.甲乙兩文作者雖然生活時代不同、但都在對居室環境的描寫中,表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的高雅情趣。
華-語-網說明:網頁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三)閱讀下面議論性文本,完成19-21題。(9分)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朱光潛
①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審美力薄弱的村夫,也驚訝它們的奇景;但是生長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勝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覺得西湖和峨嵋實在也不過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都往往覺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為不合時尚的服裝和舉動,在外方人看,卻往往有一種美的意味。
②這些經驗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們是什么緣故呢?
③這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吹褂�,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閑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凑�,看現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偠灾�,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④藝術上有許多地方,乍看起來,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臘和中國舊戲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時用歌唱的聲調,不像平常說話。中國和西方古代的畫都不用遠近陰影。這種藝術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們唾罵,但其實也含有至理。這些風格的創始者都未嘗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們的目的正在使藝術和自然之中有一種距離,藝術本來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⑤藝術都是主觀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經過幾分客觀化。藝術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藝術,有的人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個文學家,否則我的生平可以寫成一部很好的小說。”富于藝術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產生藝術呢?藝術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經過反省的。蔡琰在丟開親生子回國時決寫不出《悲憤詩》,杜甫在“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時決寫不出《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兩首詩都是“痛定思痛”的結果。藝術家在寫切身的情感時,把它加以客觀化,由站在主位的嘗受者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才能創造出藝術作品。
(節選自朱光潛《談美書簡》)
19.下列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立論扎實,從人們的日常經驗寫起,接著剖析原因、進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論點。
B.第③段畫線處的“無所為而為”指的是欣賞事物本身的美,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
C.中國和西方古代的畫都不用遠近陰影、乍看起來、似乎不近情理、其實也含有至理。
D.朱光潛認為,藝術家只要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就都能夠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20.文章第⑤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請結合文章③④⑤段回答,為什么藝術要與實際人生有距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