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因人而異”、“因天制宜”應成為預防感冒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在熟悉本地天氣和氣候變化規律的前提下,注意收聽和收看天氣預報節目,當天氣發生突變時,要及時更換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涼而誘發感胃;天氣突變后的一兩天內,要盡可能地少去公共場所,以防被傳染上感冒。
(選自《齊魯晚報》 2007 年5 月20 日)
11 .給這篇短文擬一個恰當的題目。(2 分)
12 .感冒發生的季節和原因是怎樣的?( 4 分)
13 .我們應怎樣預防感冒的發生?( 4 分)
(二)
讀書小語
周國平
下載完整Doc版:/soft/kao/86.html
世上可做可不做的事是做不完的,永遠要專做那些最值得做的事。讀書也是如此.正確的做法是:在所有的書中,從最好的書開始讀起.一直去讀那些最好的書,最后當然就沒有時間去讀較差的書了。不過這就對了。書籍少的時候,我們往往從一本書中讀到許多東西。如今書籍愈來愈多,而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東西卻愈來愈少。我們對書中有的東西尚且掛一漏萬,更無暇讀出書中沒有的東西了。
開卷有益,但也可能無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發還是壓抑了自己的創造力。我衡量一本書價值的標準是:讀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寫點什么。自我是一個凝聚點。不應該把自我溶解在大師們的作品中,而應該把大師們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來。對于自我來說,一切都只是養料。
有兩種人不可讀太多的書:天才和白癡。天才讀太多的書,就會占去創造的工夫,甚至窒息創造的活力,這是無可彌補的損失。白癡讀書愈多愈糊涂,愈發不可救藥。
倒是對于處在兩極之間的普通人,知識較為有用,可以彌補天賦的不足,可以發展實際的才能.所謂“貂不足,狗尾續”。
讀書猶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讀破萬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點石成金,隨手翻翻,便成巨富. (選自《 中學生學習報》 2007 年3 月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