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三月陌上花自開》評點:人生應如三月陌上花自開�! �
三月陌上花自開
當鵝黃隱約時,當綠芽萌動時,當冰消雪融時,燕子帶著春的訊息傳遍大地。朔風于是收起了凜冽的寒刃,取而代之的是那溫暖柔和的春風,吹過臉頰,拂過發梢,暖上心頭。自然在四季輪回中昭示著:順其自然,三月陌上花自開。?
陽春三月,陌上花團錦簇,綴滿陌上的鄉間小路,阡陌間已然花香飄蕩,沁人心間,陌上花順其自然成了一片錦繡前程,為人處世也需這般自然心態。?
(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冬去春來的景色,描寫了陽春三月陌上花開沁人心間。由三月花自開引出為人處世的自然心態,引起下文過渡自然。)
三月陌上花自開,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葉若遇秋則色變則凋零,蘇東坡深知人事代謝的規律如自然輪回,受朝廷奸佞排斥如遇蕭瑟之秋,他便如秋之黃葉從高處不勝寒的枝梢落下,自請外放,當碾作泥時遭遇了春之溫暖,他便破土而出,蓬勃了一片文化之綠。?
(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地敘述了蘇軾的達觀,在遭遇蕭瑟之秋時自請外放,在遭遇春之溫暖時,進行了大量的文學創作。)
當蘇子適逢不意,當陌上花遭遇小人摧折,他卻以一種達觀之心應對現狀,處江湖之遠,使他跳出三界外,使他看清了世態冷暖,洞悉了世事滄桑,面冷心熱的他內心涌起了汩汩詩情,于是他盡情地揮灑了生命的錦繡華章,于是詩到三月逢春時,一展才華抱香歸。?
(用生動語言議論了蘇子的達觀。)
三月陌上花自開,是一種淡泊的人生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志摩之語似乎有些宿命的消極,但實則相反,志摩之語體現了他淡泊的價值觀。“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對身外之富貴名利他保有一種淡泊與致遠的心胸。便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又如“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王維,還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縱使偶爾生出“看得人生幾清明”的不平之氣,但他們卻能在世事變幻中順乎自然而成就了各自的價值。?
(志摩如陶潛如王維如柳宗元如三月陌上花,詮釋了他淡泊的人生觀。)
三月陌上花自開更是一種能夠從容的處事方式。陽光明媚,春風似剪,陌上花從容地舒展葉片,催開花蔓,吐露芬芳。蘇子被貶黃州后的第三個春天,野外途中偶遇風雨,寫下了“竹杖芒鞋輕勝馬……”,那在山雨中從容緩步的老者更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吟誦踱步歷史的文化史冊中。?
(寫蘇軾的從容以表現三月陌上花自開是一種從容的處事方式。)
達觀、淡泊、從容,三月陌上花自開向人們昭示著大自然透露的玄機。?
(總結上文,點明三月陌上花自開向人們昭示著達觀、淡泊、從容是人生態度。)
當春天的第一縷微風拂過原野時,小草探出青色的腦袋;當春天的第一抹陽光普照時,冰雪消融,小溪潺潺;當第一聲新雷響動時,三月陌上花自開。那是達觀,是淡泊,是從容,是順其自然的美妙花香。?
(照應開頭,首尾呼應,結構嚴謹,點明文章的主旨。)
點評:一、本文由三月陌上花自開想到了人生也應如此,也應達觀、淡泊、從容�?梢娮髡咂綍r是一個注意觀察與思考的學生,并且已具備了相當高的思考力。二、結構清晰,反映了作者思路的清晰。從人生態度、人生觀、處事方式三個方面來闡述了作者的觀點。清晰中見深刻。三、由自然寫起,自然親切,易于讀者接受。語言生動優美,可見作者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