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長大的感覺
七年級四班劉志超
伴隨日月星辰的失去,北斗星移的神秘,一天有輕易的過去了,望著生活中的煩惱瑣事,心中猶長了一塊致命的毒瘤,是我永遠都無法安眠。
“對不起,我錯了�!彪m然我語氣十分的誠懇,但是“姑奶奶”的火氣始終沒有消落。通紅的臉似迸發的火山,上調的眉毛猶黑色的風暴,濕潤的眼睛就像她那脆弱的心間。在我看來,她平時是一個堅強快樂而又不失淑女本色的女孩,而今,她卻淚流不止,氣沖斗牛般了。唉!禍從口出,看來我真正刺痛了她心靈脆弱的地方。一段純真的友情讓我無情的吹散。大概是她不解氣吧,便飛速拿起一本書朝我狠狠的砸來,帶著她的怨氣,帶著她的憤怒,也一并砸來,而我卻絲毫沒有躲閃,讓它任其朝我砸來,砸醒我那愚昧而隨意的心靈,我呆呆的站在原地,而她頭也不回的跑了出去。
我知道,那句微不足道的玩笑話傷了她的心,她將不會在理我。但是,頃刻間的變化使我覺得無所適從。我原本認為,她也就是賭賭氣,過一兩天后便會原諒我,可一個星期過去了,她卻從未和我說過一句話。每當這時,我便想起幼時那天真無邪的友誼:即使今天打得你死我活,而明天卻仍舊是親密無間,即使今天別離數月,明天仍舊是好友,即使……我真的想不通,為什么她會變得這樣,變得小雞肚腸,斤斤計較了,難道這就是長大嗎?
那天的太陽是白的,藍天是灰的……
我獨自走在鄉間的小路,卻一直不愿回頭,倔強的尋找著失去的友誼和那永遠長不大的歡樂……
我長大以后
八年級五班王哲
我曾無數次想像長大以后做一名辛勤的人民教師,當一個睿智的律師,成為一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但我最大的心愿,卻是要做一個熱情謳歌美好生活,勇于揭露、斥惡揚善的“無冕之王”——記者。
從我懂事之時起,周圍一切就都是那么美好:疼愛、呵護、關心、鼓勵、笑臉和鮮花,生活是如此可愛。隨著慢慢長大,我漸漸地發現,真實的世界并不像童年的生活那么美好。繁華的都市里,有人隨地吐痰;公園景點,到處可見肆意丟棄的瓶罐紙盒;衣衫不整招搖過市,公共場所口吐穢語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更嚴重的是,如今的制假、販假活動實在太猖獗,以至于奶奶常常為無法買到“放心菜”而牢騷滿腹。中央電視臺每晚的“焦點訪談”節目中播出的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數以千計的小工了、小煤窯每天向周圍排放著成噸成噸的污水;全國大大小小的“賴昌星”式的貪官們,每天不知要榨取國家多少錢財……每談及此,大人們總是義憤填膺,抱怨缺乏有效的社會輿論監督。從他們的言談中我知道,擔負起社會輿論監督重任正是記者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我知道,做一個記者是多么的光榮和責任重大。既要盡情地去挖掘和歌頌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倡導人們去建設一個新世界,使生活變得更加美麗多彩,又要勇敢地去面對阻撓,把所有不文明、不道德的東西曝光,讓一切丑陋的東西無處容身。伸張正義,弘揚真理,世間還有什么能比這更加神圣的嗎?
我長大以后
八年級五班劉祥瑞
經過激烈的競爭,我有幸擔任了地球村的環保大隊長。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任,我就和隊員們擬訂了“補天工程”。由于工業發達,人們亂排廢氣,地球所賴以生存的保護傘——臭氧層已經傷痕累累,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漏洞,面積有兩個歐洲那么大。如果沒有臭氧層的保護,太陽紫外線就會破壞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其受粉能力,從而導致農作物減產。還會引起海洋浮游生物及蝦蟹幼體、貝類的大量死亡,造成一些生物滅絕。還會使人類產生各種疾病,這是非�?膳碌�。我和部下們商議一定要把臭氧層補好。我帶領一批專家乘宇航船進行了多次考察。研制了“臭氧制造機”,然后,由四架大型航天飛機經過三天三夜緊張有序的工作,終于把臭氧層給補好了。我們環保大隊被譽為“補天英雄”,我本人也榮獲“女媧”金質獎章。我們地球上的淡水很少,再加上人們亂排廢水、污染水源、浪費水資源等不良行為,地球上可食用的凈水越來越少。環保大隊的不少觀察員通過網站向我發來緊急報告:淡水嚴重緊缺,有些地方已經限量供應凈水了。我想:再這樣下去,淡水會沒的。到那時,人類和其他生物都會滅絕,后果不堪設想。于是,我帶領隊員開展了“治水工程”。我馬上組織科研人員研制了“廢水凈化器”,這種凈化器用一種高科技材料做成,它能把水中的污物全部吸收掉。我們把這些凈水器安裝在各種大小輪船上,輪船在水上開過,那里的水就立即得到凈化。而且,開的航船越多,水質就越干凈。這樣,地球上各種大小河流、湖泊都沒有污水了。為此,我們環保大隊又榮獲了“大禹”獎杯。
經過“補天”和“治水”兩大工程后,我們環保大隊聲譽大振。人們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擁護,大力支持。不久,我們又開展了治風沙、除噪音、護綠化等工作,使地球的環境大為改變。人們生活在山清水秀的“仙境”中,個個都很開心。
我長大了
七年級五班王進
這個暑假,我能自信地說:”我長大了!”為什么?因為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暑假夏令營,學到了許多東西。
那天,我們到中山泉林莊游玩,還進行了野炊比賽。我們一邊玩兒,一邊撿回一些枯枝敗葉,準備做飯的柴火。
到了中午,我們抱著柴枝來到了營地。工作人員早為我們準備好了自來水、蔬菜、肉類。我們接到材料,就馬上千起來。我和小浩負責做飯。做飯雖然看起來十分簡單,做起來卻十分棘手。我們拿著鍋去量水,我倆都沒有熹過飯,到了水龍頭前,就為下水的多少而爭論起來。小浩一量水,水剛剛浸過米。最后,小浩終于贊成了我的說法,多放了一半水。這場口舌戰總算結束了。
我們回到營地,馬上架起鍋煮飯。我們找回來的柴枝真難點著,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盒火柴,才把它們點著了�;鹦苄艿厝紵�,我倆自以為已經行了,就坐在旁邊休息。過了一會兒,火慢慢減弱了,我們慌忙去加柴枝。
“喔!好香喔�!蔽业谋亲有岬揭还娠埐说南阄�。原來其他組的同學已經煮好飯菜,而我們剛才一松懈,才做到一半:我們邊煮著飯,邊聞著人家飯菜的氣味,緊閉著嘴巴,害怕口水流出來,真是既慚愧又悔恨。這時,我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又來了:”我就不信我們做不好這頓飯!”于是,我起勁地扇風吹火。大家看到我的樣子,也起勁了。過了好一會兒,飯還是沒有熟。我打開鍋一看,原來水太多了,我們只好把多余的水倒掉,繼續煮。終于,我們的飯也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飯。吃了起來。哇!就像給嬰兒吃的,太稀了�?墒�,大家都沒有吭聲,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飯來之不易,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勞動會使我們心思細膩,任何工作不是馬馬虎虎就能做好的。與其粗枝大葉,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細細,做得妥妥帖帖。勞動與取巧是結合不到一處的。要不,怎么老人們常說芳動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呢?
現在,我能自信地對大家說:“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