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論”的要點
本文由華語網(Thn21.com)鐘麗整理,切望大家心懷仁慈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春秋時期,思想活躍,鑄就一代大師孟子,他以“性善論”享譽天下,發展了孔子“仁”的儒家思想。
孟子“性善論”要點:
一、“善”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二、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
仁義禮智的道德規范即由此產生�!皭烹[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三、人性變壞,是由于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
“富歲子弟多賴、懶。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四、本性也需要“養”。
“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還為你準備了孟子專題資料,歡迎你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