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不忘秋興賦:「潘岳」是西晉文學家,追求文字華麗,著有《秋聲賦》。
·邊韶常被晝眠嘲:東漢經學家「邊韶」愛在白天睡覺,為其弟子嘲笑為:『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韶聞之后應聲對曰:『邊為姓,孝先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
·麟藪:《漢武帝紀》,周成康時,麒麟在郊藪。
·鵲巢:《詩經》維鵲有巢。
·麥穗:《后魏書》「魏蘭根」為岐州刺史,麥多五穗。
·桑苞:《易經》系于桑苞。
·何妥難:隋朝「元善」為祭酒,講春秋,私謂「何妥」曰:『名望已定,幸無相苦�!弧负瓮住狗Q是,后即席「何妥」以《春秋》之疑難問題向「元善」請問,有很多問題「元善」都回答不了,因此兩人有隙。
·子云嘲:漢代學者「楊雄」字「子云」。因有人諷刺他著書脫離實際而作《解嘲》文
·葛被湯征因仇餉:“葛”是古代一小國之名�!睹献�‧滕文公》載:夏朝時,葛國君主不祭祖�!干虦故谷藛柶渚売�,其稱無牛羊、無糧食。湯王予之,葛國君主卻將送飯之童子殺死。于是「商湯」派兵討伐葛國君主。
·楚遭齊伐責包茅:《左傳‧僖公四年》載:春秋時「齊桓公」伐楚國,是因為楚國不進貢包茅。
·若天:「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疑若登天然』。
·如水:《禮記》君子之交淡如水。
·白駒形皎皎:《詩經》有:“皎皎白駒”、“交交黃鳥”之語。
·僧敲:「賈島」有詩句“僧敲月下門”。
·秋千:吳地習俗。用朱繩彩架,女子舞之以為戲。
·蹴踘:氣球。古習武之戲也�!竸⑾颉埂秳e錄》:『蹴踘,「黃帝」所造;或云起于戰國。古人蹋蹴以為戲』。
四、豪
琴對瑟,劍對刀,地迥對天高。峨冠對博帶,紫綬對緋袍。
煎異茗,酌香醪,虎兕對猿猱。武夫攻騎射,野婦務蠶繅。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風兩岸武陵桃。
螺髻青濃樓外晚山千仞;鴨頭綠膩溪中春水半篙。
刑對賞,貶對褒,鉞斧對征袍。梧桐對橘柚,枳棘對蓬蒿。
雷煥劍,呂虔刀,橄欖對葡萄。一椽書舍小,百尺酒樓高。
李白能詩時秉筆,劉伶愛酒每鋪糟。
禮別尊卑拱北眾星常燦燦;勢分高下朝東萬水自滔滔。
瓜對果,李對桃,犬子對羊羔。春分對夏至,谷水對山濤。
雙鳳翼,九牛毛,主逸對臣勞。水流無限闊,山聳有余高。
雨打村童新牧笠,塵生邊將舊征袍。
俊士居官榮引鹓鴻之序;忠臣報國誓殫犬馬之勞。
注釋:
·峨:“高”之意。
·茗:“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蓋因采取之早晚而易其名,是茗、荈最為晚取。世間概以茗為茶之稱呼。
·醪:“酒”的稱呼。
·兕:雌犀牛。
·猱:猴也。
·淇澳竹:《詩經‧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淇奧”就是“淇澳”。“淇”是黃河的支流,從河南汲縣淇門鎮流入黃河。
·武陵桃:「陶淵明」《桃花源記》說武陵溪兩邊桃花盛開,落英繽紛。武陵在今湖南常德。
·雷煥劍:《晉書》晉人「雷煥」曾于吳岳掘得兩把劍,一劍送給「張華」一劍自佩「張華」被誅后劍遺失�!咐谉ā谷ナ篮笃渥优鍎︖^延平津,寶劍忽從腰間躍出墮水,入水尋之卻見兩龍在水。
·呂虔刀:「呂虔」認為「王祥」有三公之量,解佩刀相贈,后「王祥」果為三公。
·劉伶愛酒每鋪糟:「劉伶」嗜酒,酒喝完之后常連酒渣也吃掉。“鋪”為吃、食之意。“糟”為酒糟或用酒腌制的食物。
·拱北:《論語》朝東茍子,水萬折必東。
·九牛毛:《漢書》若九牛之亡一毛。
·鹓鴻之序:鹓鴻群飛有序,如朝臣之行列。
五、歌
山對水,海對河,雪竹對煙蘿。新歡對舊恨,痛飲對高歌。
琴再撫,劍重磨,媚柳對枯荷。荷盤從雨洗,柳線任風搓。
飲酒豈知欹醉帽,觀棋不覺爛樵柯。
山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