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詠竹》賞析
《詠竹》詩全名是《嚴鄭公宅同詠竹(得香字)》,收錄于(全唐詩卷228)。
嚴鄭公宅同詠竹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注釋:
嚴鄭公,即嚴武,廣德元年嚴武被封為鄭國公。
含籜(tuò),包有筍殼。
書帙(zhì),包書的布套,書皮,后多用來指書。
?(zūn)盛酒器。
涓(juān)細小的
隱:一作“陰”
翦(jiǎn),同剪。
翻譯:
嫩綠的竹子還有一半包著筍殼,新長的枝梢剛剛伸出墻外。
翠綠的顏色映照在書卷上感到光線暗了下來,竹影移過灑樽顯得(更加)清涼。
細雨沖洗后嫩竹顯得很潔凈,微風吹來,可以聞到幽幽的竹香。
只要讓人們不去砍伐,應當可以看到它長到拂云之高。
賞析:
這是杜甫赴好友嚴武家宴飲時同題之作。嚴武素與杜甫友善,字季鷹,華州華陰人,雖武夫,亦能詩,全唐詩中錄存六首。他性豪爽,讀書不甚究其義。八歲時,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屢禁其習武。后以蔭調太原府參軍,累遷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諫議大夫。至德后,歷劍南節度使,再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進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與杜甫最友善,鎮劍南時,甫因避亂往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