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賞析
這兩句詩是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千古名句,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王維作品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
第一,這兩句詩有畫一樣的構圖。
你看,從天邊的落日,再到空中的烽煙,一直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再到遠處的夕陽,最后是綿延無邊的大漠。
在這幅畫面上,景物雖然不多,但是空間廣闊遼遠,,層次錯落有致。
第二,這兩句詩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
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橫交錯,縱的是了了炊煙,橫的是流淌的大河,圓的是徐徐落日。
仿佛抽象派的作品,作者僅用寥寥數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
第三,色彩豐富。
黃沙漫漫的是廣闊無垠的大漠,橘紅色的是黃昏時刻收斂了光輝的夕陽,閃著白光是波瀾不驚的河水,青白色的是沙漠上升起的烽煙。
豐富的色彩,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目前。
《紅樓夢》里香菱說:“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彼m然不能夠清楚地說出這兩個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憑直覺感到它們描寫孤煙與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真是非常恰當啊。 對“煙”的不同理解:有人認為是烽煙,有人認為是炊煙。
附:《使至塞上》整體把握
開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
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皢诬囉麊栠叀�,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走多遠呢?“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詩人覺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樣隨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經過長途跋涉,詩人終于“蕭關逢候騎”,卻沒有遇見將官。一問才知道“都護在燕然”: 將官正在燕然前線呢!故事似乎還要延續下去,但詩歌卻于此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試想,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只有用一個“大”字才能狀其景觀;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煙”二字正能狀其神韻�!肮聼煛敝箅S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直入人心�!伴L河落日圓”,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間。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長”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頭。而“長河”之上,是那一輪圓圓的落日,這里的“圓”字與前面的
“直”字,都用得逼真傳神,難以言其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