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杜甫《閣夜》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②終黃土,人事音書漫③寂寥。
【注釋】:
①為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吐蕃入侵。李白、嚴威、高適等人均先后去世。②躍馬:指公孫述,自立為天子。
①景:同“影”,日光。
②臥龍躍馬:臥龍躍馬:臥龍指諸葛亮,躍馬指公孫述。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公孫述憑借蜀地險要,自立為天子,號“白帝”。左思《蜀賦》:“公孫躍馬而稱帝�!�
③漫:任憑,聽任。
【翻譯】
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
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
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
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是賢還是愚)都終歸黃土;
我眼前的這點寂寥(指郊游和親人間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賞析】
這是大歷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出異常沉重的心情。詩人從幾個側面抒寫了西閣的所見所聞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發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激越悲涼,感情真摯。
詩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對峽江壯麗的夜景,聽到悲壯的鼓角聲,因而感慨萬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國家的戰亂,由歷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圖在內心超越這些人生的感慨。詩中雖有悲涼哀傷之情,卻亦有壯情和超然之意�!短圃娭苯狻吩疲�"光芒四射,令人不敢正視"�!抖旁娊狻吩疲�"筆勢又沉郁,又精悍,反復吟之,使人增長意氣百倍"�!杜c唐詩正聲》云:"全首悲壯慷慨,無不適意。中二聯皆將明之景,首聯雄渾動蕩,卓冠千古。次聯哀樂皆眼前景,人亦難道。結以忠逆同歸自慰,然音節猶婉曲"。
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之意。首聯點明冬夜寒愴;頷聯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寫拂曉所聞;末聯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
【閱讀訓練】
1、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的兩項是(3分)
A.首句點明時間,冬季,歲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長的冬天,令人有光陰苦短之感。
B.第二句點明環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遙望遠在天邊的故鄉,頓生淪落天涯之意。
C.“鼓角”是軍中服時和發號施令的鼓聲、號角。鼓角連響五遍,反映時局動蕩、戰爭頻仍。
D.作者深夜不寐,聽到野外傳來眾多家庭的哀哭聲,也聽到幾處漁人樵夫唱起少數民
族的歌謠。
E.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樂和書籍與自己相伴,任憑人間世事變遷不定,也不會感
到寂寥。
2、這首詩“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兩句,與《旅夜書懷》中“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詩的頷聯,而且寫到了江水和夜景。它們在意境上有什么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試作分析。(4分)
3、“歲暮陰陽催短影,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交代了什么要素?
4、“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這一聯寫了幾種感覺?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5、“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這一聯你讀懂了什么?上下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6、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悲慨?
7、前人稱贊“五更鼓角聲悲壯, 三峽星河影動搖”一聯寫的“偉麗”,請簡要分析其妙處。
8、詩歌的頸聯和尾聯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AD(B項,“霽”指雨雪停止,云霧散開,天色放晴。(“復道行空,不霽何虹�!保疤煅摹笔亲髡咚幹�。C項,“五更”不是“五遍”,是接近天明的意思。)(“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保〦項,“人事”是親朋的存亡情況,“音書”是消息和書信。消息和書信斷絕,只好任憑寂寞孤獨。(答對一項得1分,答對兩項得3分)
2、(示例)相似之處:“三峽”、“星河”、“平野“大江”都是遼闊、浩蕩的意象,這兩聯都營造出雄渾闊大的意境。
不同之處:“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從“五更”到“三峽”,時空結合,將眼前之景與心中憂國傷時之感、身世凄涼之情合而為二。(以哀景寫哀情)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自然景物之間相互映襯,以遼闊和原野、皎潔的月光、閃爍的星星來反襯詩人孤獨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以樂景寫哀情)
(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
3、 “歲暮”,交代時間轉眼一年將盡,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暫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疤煅摹�,稱所在地資州,有客居天涯自傷飄泊凄寒,“宵”這里指黎明前,暗示詩人徹夜未眠,可見憂心之重,為下文寫聽到當地駐軍的鼓角聲作鋪墊。
4、聽覺、視覺。借聽覺寫出了兵草未息、戰局緊張的悲壯氣氛,音調鏗鏘;下句借視覺寫出了山川美景的秀麗, 音調轉柔。一份愛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壯情懷縈繞詩人的心頭。
5、寫“野哭”而多至“千家”,這是戰亂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災難;“夷歌”,顯示了地方風情。 上下句形成對比,有人憂有人愁。
6、用典:①臥龍:指諸葛亮�!妒駮�•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
②躍馬:指公孫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這句是賢愚同盡之意。
7、首句從聽覺角度(1分),寫出了五更時分軍營里的鼓角聲響亮,愁人不寐(1)分;后句從視覺角度(1分),星光側映在峽江中,隨著水波動蕩搖擺(1分);詩人將時局的深切關懷和三峽夜深美景的欣賞巧妙結合,表現了詩人悲壯深沉的情懷。(2分)
8、聯想想象和化用典故(一個1分,2分),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局的憂慮(悲傷、痛苦)----哭,懷才不遇的矛盾與苦楚(孤獨、寂寞)和對有人的懷念(想念)---寂寥(任意兩點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