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這首詩作于唐朝“安史之亂”之時,集中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情感。
2016年山東中考古詩詞閱讀題參考答案
1.(1)疏落的籬笆,流動的溪水輕柔的春風 飄蕩的小船等
(2):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兒童那種好奇、興奮、粗疏、急切的心理狀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詩人 捕捉住這一剎那間極富情趣的小鏡頭,成功地攝取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農村兒童的形象。
2.(1)C 共2分
(2)示例:風過罷,雨卷珠簾,水漫碧池,潮漲橫塘。遠山含翠,錯落起伏,小徑明滅,任爾東西。共2分
(3)示例:唷囂浮華者往往曇花一現,平凡樸實者定會恒久長遠。共2分
網頁版僅供預覽,歡迎與其他網絡資源比較,如果你需要完整格式的本份資源,請點此下載。
15. ⑴參考答案:借助“起跑線”這一意象,寫出了祖國開始發展,充滿了生機與希望,抒發了作者欣喜(激動、贊美等)之情。(評分:2分。大意對即可)
⑵略(評分:3分。選取的形象恰當1分.表達“依依不舍”之情1分,語言表達流暢1分)
16.(1)易安居士 婉約(2分)
(2)使用擬人化的手法,構成反義對舉,把本來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來用以形容綠葉的繁茂與紅花的凋謝,暗示春天的逐漸消失。(3分。意思對即可)
(3)表達了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達了對青春易逝的慨嘆”)(2分。意思對即可)
17.【解答】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破”字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悲涼景象;“深”字寫出了荒無人跡的凄涼.這兩句營造了荒涼凄慘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A選項正確;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運用擬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鳥表達了作者感時傷世的感情.B選項正確;
C.“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刻畫出詩人滿頭白發,愁苦不堪的形象,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內心難以排遣的感時傷懷,憂國思家之情.C正確;
D.這首《春望》圍繞“望”字展開,通過描寫戰亂后長安城破敗荒蕪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D錯誤.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