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諸葛忠武淡泊寧靜,
從前諸葛亮淡泊寧靜,自定其志于畎畝之中,
在田地間定立了自己的志向,卒能跨有荊、益,
最終能夠擁有荊州和益州,業分鼎足,
建立鼎足三分后的功業,危難受托,
在危難之中受劉備的托付,不懼不疑,
不惶恐不疑慮,為三代以后之王佐。
成為夏商周三代之后的王佐之才,若文正公者,
像文正公這樣的,其忠武之流亞與?
大概也是諸葛亮這類的人吧。且講明正學,
并且,(他)講述辨明正統的學問,延安定胡先生為教授,
邀請胡安定先生(胡瑗)做教授,而以《中庸》授橫梁張子。
把《中庸》講授給張橫渠(張載),其于理學,
他對于理學,能開先矣。
能開風氣之先啊。宜百世以下,
難怪在百代以后,奉祀日隆。
祭祀一天天隆重起來。而圣祖仁皇帝命從祀廟廷,
圣祖仁皇帝下令讓他陪祀在宗廟之中,位列歐陽子之右,
位置在歐陽修之上,凡以見功業之所從出也。
大概能從此看出功業的傳承。嗚呼!隱居求志,
哎呀,在隱居中追求遠大的志向,斯能行義達道;
這樣(為官時)就能夠依照大義貫徹自己的主張;士之身處草茅而以天下為量者,
處身民間(草野)胸懷天下(把天下放在心上)的讀書人,尚以文正公為師法哉。
希望(他們)能把范文正公作為學習榜樣(老師和法則)。
公本吳人,范文正公本來就是吳人,又嘗出典鄉郡,又曾經外任掌管吳地,有功于吳。對吳地有功,故祠堂在吳縣天平山之陽,所以祠堂在吳縣天平山的南邊,依公祖墓也。依靠著他的祖墓。壬子夏五,壬子夏五月,議修故祠,(鄉人)商議修葺舊祠堂,桐城張公命作文正公祠堂碑記,桐城張公命我寫文正公祠堂碑記,因特揭其大節之不朽者著于石。于是特地揭示他不朽的節操彰顯于石碑之上。
(選自《歸愚文鈔》卷八)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