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復習內容
一、詞語
二、背誦默寫詩歌
三、說說哪句寫得好,為什么?
四、詞語解釋
江畔 黃鶯 啼叫 御柳 暮色 隔開 數字 五侯 蕩漾 無瑕 游覽 駱駝 屏障 攀登 純樸 下旬 至今 山貨 險峻 風貌 黑龍潭 滲透 譽為 竹筏 漓江 翡翠 清澈 韻味 八卦 潺潺 瀘沽湖 摩梭人 瑤池 松潘 一畝 拇指 菜碟 鐮刀 檸檬 舀水 矗立 成簇 珊瑚 細膩 瑰麗
騰云駕霧 漫山遍野 五光十色 色彩斑斕 驚心動魄 聞名遐邇 源源不斷 西雙版納 白雪皚皚 云騰霧繞 蜿蜒飛騰 銀鱗閃爍 昂然挺立 世外桃源 隱隱約約 云霧迷蒙 水平如鏡 拔地而起 形態萬千 峰巒雄偉 紅葉似火 奇峰羅列 色彩明麗 怪石嶙峋 危峰兀立 波瀾壯闊 千山萬水 千言萬語 千變萬化 千姿百態 千差萬別 千絲萬縷 千真萬確 千奇百怪 千辛萬苦
寒食 (唐代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主要內容: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京都長安城寒食節的景象.由白天寫到夜晚,重點寫夜晚,以漢喻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
第一句:春天的京城到處柳絮飛舞,楊花飄散。
第二句:寒食節皇家花園的楊柳在春風中飄拂。
第三四句:日落天黑,皇家里傳送著朝廷賞賜的蠟燭.燃燭升起的輕煙飄進了王侯貴族之家。
春城---指春天的京都長安城。
寒食--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的一兩天.古人從這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
御柳—御苑中的柳林.御---封建社會與皇帝有關的東西都稱”御”.御苑,皇家的花園.
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第一二句:京口和瓜洲就在這一水相隔之間,回首鐘山也只相距幾重青山.
第三四句:春風又一次吹綠了長江南岸,這明月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家鄉?
泊—指船只�?�. 還---回.
主要內容:這首詩是王安石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不遠的鐘山,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感情.
江畔獨步尋花 (唐代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蹄。
第一句: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
第二句: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第三句: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
第四句: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婉轉動人。
主要內容:詩人描寫了在四川成都錦江獨步尋花時,所見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千朵萬朵---指花很多。 低---低垂。
漁歌子 (唐代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
詞意:遠山青翠,白鷺高飛,桃花紅似火,波光粼粼,鱖魚喜人.一位漁夫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風細雨中,十分悠然自得.
主要內容:”漁歌子”,詞牌名.又叫”漁父”.這首詞描繪了秀麗的水鄉風光,表現了漁家詩情畫意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