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力量同步練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
下旬( �。 】月暎ā 。 ∷茫ā 。 ☆嶔ぃā 。�
2.同音字組詞。
chóu
( )恨 ( )款 �。ā � )子 應( )
發( ) ( )悵 �。ā � )密 ( )躇
mù
( )捐 放( ) �。ā � )碑 銀( )
( )器 羨( ) 和( ) ( )浴
3.把下列句子換一種說法,保持意思不變。
①媽媽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執著感動了。
②她把瑞恩的事寫成了文章,登在當地的報紙上。
③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4.我的理解。
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5.閱讀:
考試
一天,一位美國教育家來到我國的一所小學,請校長找到三名四年級的學生,要做一個實驗。
她從手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個鉛錘分給三個學生,讓他們拿著繩子,先后把小鉛錘都放到瓶子里。
她對三個學生說:“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里沒有水。你們手里拿到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你們現在正在一口沒有水的‘井’里玩。
‘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讓一個人上來�!闭f完后,她又問:“記住了嗎?”
三個小朋友齊聲回答:“記住了!”
美國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邊灌,一邊喊:“危險!快上來!一二……”小梅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他第二,我最后!”
教育家“三”字剛喊完,三個小朋友各自安穩地把三個小鉛錘提了出來。
那位教育家問小梅:“你剛才跟他們說了些什么?”
小梅如實告訴了她。
“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教育家問。
小梅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當然讓別人先出去�!�
那位美國教育家激動地抱起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她對校長說:“在美國,這樣的實驗我做過許多次,但每次由于爭先恐后地往外拉鉛錘,都把瓶子拉翻了。今天,我的實驗成功啦!”
(1)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不假思索:
爭先恐后:
(2)對號入座。
A.短文著力表現的人物是: ( �。�
①美國教育家 ②小梅和她的同伴 �、坌∶�
B.美國教育家通過教育,目的在于考察中國小朋友的 �。ā 。�
②知識水平 ②思想品質,處事能力 �、蹌幼魉俣�
C.“今天,我的實驗成功啦!”指的是 �。ā 。�
①孩子們終于取出了小鉛錘,沒拉翻瓶子。
②既檢驗了孩子們的思想品質,又檢驗了孩子們的處事能力。
(3)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獲?
6寫話:
這是一個讀來令人心靈震撼的感動不已的故事。一個加拿大年僅6歲的孩子,要為遙遠的非洲的孩子們挖一口井。聽起來,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小孩子的夢,一個無法實現的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毫無可能實現的夢卻變成了現實,而且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愛和幫助別人。
假如你是瑞恩,看到自己的努力給非洲的孩子帶來好處,你會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