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第2章 | 第3章 | 第4章 | 第5章 | 第6章 | 第7章 | 第8章 | 第9章 | 拿破侖年表 |
1加冕稱帝 | 2烏爾姆之捷 | 3奧斯特里茨戰役 | 4 耶拿之戰 | 5波蘭戰役 |
1806年1月26日,拿破侖離開維也納回到巴黎,受到無數狂歡民眾的歡迎。幾天后,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傳來:拿破侖的死敵、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去世,英國要求與法國簽訂和約。威廉·皮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創立者和鼓吹者,他希望這個耗費了幾百萬黃金建立起來的聯盟能夠阻止法國向英國進攻。然而,奧斯特里茨一戰使得這一聯盟土崩瓦解。議員們開始指責威廉·皮特,反對黨要他下野,皮特經受不住精神上的震動,就此一病不起,過了幾個星期便一命嗚呼。格蘭維爾繼任為英國首相,他任命了同情法國大革命的�?怂篂橥饨淮蟪�。�?怂挂回灧磳ζぬ氐膶ν庹�,他真誠希望法國和英國能和平相處。于是,�?怂古蓙啝柲紕拙羧グ屠柽M行和談。
拿破侖向亞爾默思勛爵表示:如果英國在他的條件下簽訂和約,他愿把漢諾威還給英王。消息傳到普魯士,整個宮廷大為震怒。普魯士曾用了兩個侯國交換了漢諾威,只是由于英國因此要對其宣戰,才讓拿破侖的軍隊繼續駐扎該地。如今拿破侖又將漢諾威作為與英國和談的籌碼,普魯士政府感到自己受了極大的欺騙。特別是那些在1805年曾極力主張加入反法聯盟的人對此更是憤慨,他們斷言,如果當時毅然決然地加入反法聯盟,便會預防奧斯特里茨的失敗,也不致使普魯士今天在同拿破侖面對面的斗爭中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時,拿破侖為了鞏固自己對德意志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區的統治,決定建立萊茵同盟。1806年7月12日,德意志各國君主根據拿破侖的命令簽訂了相應的條約,萊茵同盟正式形成。參加同盟的有巴伐利亞、符登堡、巴登等16個西部和南部的德意志國家。這個同盟選舉拿破侖為自己的保護人。為了對皇帝的"保護"表示感謝,同盟有義務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為拿破侖提供63000名士兵。許多以前服從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們的獨立小國,現在都要受到萊茵同盟各國君主的管轄,他們的領土也都劃入萊茵同盟各國。整整存在了1000年的"神圣羅馬帝國"名存實亡。1806年8月,奧地利皇帝根據拿破侖的建議,取消了"神圣羅馬帝國",廢除了“德意志皇帝"的稱號。
與此同時,拿破侖開始在被占領地區給身邊的高官重臣、兄弟親戚封王封爵�?娎獛洖榭死鄹ズ拓惛翊蠊�,貝爾蒂埃為納夏泰爾大公,路易·波拿巴為荷蘭國王,塔列蘭為貝涅維特大公,貝爾納多特為本特·科爾諾大公,康巴塞雷斯為巴馬公爵,勒布倫為起亞琴察公爵,這些人是拿破侖在這些地區的全權代理人。
萊茵同盟的成立及占領區各重要官員的任命使得普魯士極為不安。普魯士看到拿破侖的權力已深入到德意志的心臟,直接威脅著普魯士的領土完整,反法情緒日益高漲。1806年4月8日,普魯士向法國發出最后通牒,要求法軍立刻從德意志土地上撤出。拿破侖根本不予理睬。6月,拿破侖公開向立法院宣布,他有45萬軍隊,而且有足夠的經費來維持,不用借貸,也不會發生赤字。同時他將20萬軍隊集中到萊茵河兩岸的阿爾薩斯、洛林和萊茵同盟各國。拿破侖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普魯士主戰派的狂熱情緒,他們咒罵國王是膽小鬼,不敢去碰一碰科西嘉島的小矮子,同時譴責主和派首領豪格維茨是祖國的叛徒。軟弱無能的國王正逐漸受到主戰派的控制。
7月6日,俄國外交官烏布里來到巴黎,名義上是來談判,實際上是來探聽英法之間的和平究竟有多大可能。兩個星期后,塔列蘭與烏布里簽訂了法俄和約的初約。不過,俄皇亞歷山大并不急于批準這項和約,他要看法國與亞爾默思勛爵談判的結果如何。
英法兩國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互不相讓。這時傳來一個意外消息:外交大臣�?怂谷ナ懒�。�?怂故怯ㄒ唤吡χ鲝埮c法國議和的人,隨著他的去世,英法談判也宣告結束,俄皇也就拒絕批準法俄和約。
7月24日,普、俄就同法國作戰問題達成秘密協定。根據協定:一旦普法戰爭爆發,俄國則用武力援助普魯士。這時期魯士與英國的關系十分微妙,盡管兩國表面上因漢諾威問題處于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而實際上,英國正極力慫恿普魯士對法作戰,并保證提供大量英鎊支援。這樣,以俄普為中心、由英國提供經費的第四次反法聯盟又開始形成。
普魯士的軍官們熱血沸騰,磨刀霍霍,決意要為祖國所遭受的侮辱、欺騙討個公道,要對拿破侖的飛揚跋扈進行報復。路易莎王后和費迪南親王成為這一派的首領。普魯士的軍隊開始行動起來,一個個團隊高唱著愛國歌曲經過柏林和馬格德堡,向西方開去。國王和王后騎在馬上檢閱了集中在馬格德堡及其西部地區的軍隊。
對于普魯士的孜孜備戰,拿破侖早已得到情報。8月份,拿破侖在德意志南部集中了19.2萬人的大軍。8月9日,普魯士國王宣布總動員。8月25日,普魯士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會上決定成立兩個軍團,由布倫瑞克公爵和霍恩洛厄親王指揮。另建立一支獨立軍,由呂歇爾將軍指揮。71歲的布倫瑞克任總司令。此后,普軍及其盟國薩克森軍開始向南推進。9月底,他們集結在一條寬70英里的正面上,中路是布倫瑞克指揮的第一軍團7萬余人,左路是霍恩洛厄指揮的第二軍團5.5萬人,包括薩克森士兵在內。右路是呂歇爾將軍指揮的獨立軍5萬人,其中包括兩個薩克森師。
普魯士軍隊曾在菲特烈大帝時威震一時,一些宮廷長官、軍事將領以及路易莎王后至今仍對其軍隊的威力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只要普魯士軍隊給拿破侖以勇敢的一擊,拿破侖的大軍就會一敗涂地,保王黨就可以在后方舉行暴動,拿破侖的政權會因此被推翻,波旁王朝可以輕而易舉地復辟。然而,這些自信的人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如今不是菲特烈大帝時代,普軍的后勤、武器裝備大多停留在50年前菲特烈大帝時代的水平,其戰術思想仍固守傳統的"線式戰術"那一套,僵硬的隊形、遲緩的動作和有順序的排槍仍被認為是戰無不勝的,而對法軍寬松的隊形和比較放任的射擊紀律不屑一顧。普軍對于法國革命后法軍所發展的機動性和戰術彈性簡直毫無所知。普軍的將軍亦多年老保守者,年輕有才干的人很難有機會破格提升。這些年老保守者一味以菲特烈時的老將自居,妄自驕矜,對新情況,新戰術漠不關心,且又重視排場、形式而不重實效。更為嚴重的是普將之間互不服氣,指揮難以統一,這必將導致行動遲緩,各行其事。所有這些,已預先決定了這場大戰的勝負。
9月25日,拿破侖離開巴黎。3天后,抵達梅因茲。至此,他對敵人的行動、實力及作戰計劃不甚了解,他所知道的僅為薩克森和普魯士締結了同盟,他必須對付他們的聯合兵力。法國陸軍對這個新戰場很不熟悉,因此,拿破侖堅持在尚未發動作戰之前應盡量搜集一切有關地形的情報,他派工兵軍官前去偵察從圖林根森林通往普魯士和薩克森的道路。10月1日,拿破侖寫信給貝爾蒂埃說:“我希望你把曾作道路偵察的工兵軍官留在符茲堡,因為我要親自詢問他們有關地形性質的問題�!诎啾ひ⒁粋€面包制造廠,能供給8萬人4天的口糧。班堡為一切軍事行動的中心。假使我們被豈不得不如此,則我想能在10日前發動進攻�!�
實際上,此時的普軍仍未有明確的作戰計劃。9月24日和25日,普軍諸將會于瑙姆堡,商議作戰計劃�;舳髀宥虻囊庖娛牵翰紓惾鹂酥髁︓妶F迂回圖林根山,由法蘭克福方向前進,以一部守備該山;自己率軍越過法蘭肯森林,經拜律寺、班堡前進;呂歇爾軍在右翼游動,取守勢�?偹玖畈紓惾鹂藙t認為:以霍恩洛厄軍的一個師對付、牽制拜律寺方向的法軍;其余的師均與主力會合,越過圖林根山,經愛爾富特至維爾茨堡取攻勢,切斷法軍交通線,奇襲其營地;呂歇爾軍則向法蘭克福大道前進,牽制東進的法軍。兩種方案引起了激烈爭論,兩位將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普王見此情景,只好將兩種方案來個折衷,以主力越圖林根山,霍恩洛尼越法蘭肯山,同時進入南德。然而,雙方仍不滿意。這時,又有人提出了第四種方案、第五種方案。命議連續開了10天,仍然沒有得出結果,只好暫時休會。
10月3日,拿破侖來到符茲堡,會見了偵察地形的工兵軍官,布萊門上校就是其中之一。布萊門上校曾冒充薩克森軍官,大搖大擺地通過普魯士防線,他經過柯堡、耶拿、薩爾費德,最后抵達瑙姆堡,為拿破侖帶回了大量重要情報和資料。拿破侖聽取匯報以后,估計敵軍主要展開在耶拿——埃森納赫一線,而且左翼是暴露的,只有一支2000人的小部隊進行掩護。根據這個判斷,拿破侖決定:集中法軍主力于右翼,以繆拉指揮的6個騎兵師為前衛,向拜律寺和霍夫方向實施主要進攻,大膽迂回普軍左翼;同時,以路易·波拿巴指揮的兵力在法蘭克福方向牽制普軍的行動,并充當法軍的總預備隊。為了實施上述計劃,拿破侖將法軍劃分為左、中、右三路縱隊,分別向前開進。左路為拉納的第五軍、奧熱羅的第普軍,沿科堡、魯多爾施塔特之線開進。中路為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達武的第三軍、近衛軍和騎兵的大部,沿班堡、科堡、珀斯內克之線開進。拿破侖的大本營隨該路行動。右路為蘇爾特的第四軍、內伊的第六軍和巴伐利亞軍,沿安貝克、拜律寺、霍夫之線開進。拿破侖大軍在30英里寬的正面上以三支平行縱隊前進,各軍都處在可以相互支援的距離內。
負責指如右路法軍的第四軍軍長蘇爾特,在這個迂回普軍左翼的計劃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為了使他對自己的戰略計劃有著精確的了解,拿破侖不厭其煩地向他詳細解釋自己的意圖。10月5日,他特意寫了一封信給蘇爾特,信中道:“我要分三路侵入薩克森,……當你到達霍夫時,其他各縱隊也都會到達與你平行的位置。我通常將在中央縱隊的頭部。以如此巨大優勢的兵力集中在狹窄的正面上,你應能認清我是不允許敵人有任何機會的。不管敵人怎樣部署,我都要以兩倍于他的兵力向他進攻。""我相信騎兵是普魯士陸軍中最可怕的部分,但以你所有的步兵,若能構成方陣,則也就沒什么可怕了。不過,在戰爭中任何預防措施都是不可疏忽的。在你的各師中務必攜帶3000到5000挖拙工具,以便必要時可以構筑防御陣地,甚至一條壕溝也都是有用的。""假如你所遭遇的敵軍兵力少于30000人,你可以與內伊會合后,再向其作集中攻擊;但假使敵人已據有良好的防御陣地,則行動必須慎重。到達霍夫之后,你的首要任務是與羅本斯坦、艾貝斯多夫和希萊茲建立聯系。那時我將在艾貝斯多夫。當你離開霍夫時所獲得的情報可以決定你的下一次行動,或者向中央靠攏,或者再向疲勞恩前進。依照我今天所獲的報告,敵人似乎是趨向我的左翼,因為其主力似乎是在愛爾富特�!薄拔冶仨殘猿謱τ谀阋宦匪l現的任何事情都應該經常向我報告,以便讓我了解敵情的變化。你也可能會想到運用這樣一個20萬人的營方陣是一種卓越的成就,那必須有相當的技巧和許多行動�!�
拿破侖之所以對自己的戰略計劃作如此詳細的解釋,是因為他把這種"營方陣"即20萬人的3支平行縱隊以30英里寬的正面前進看成是戰勝普軍的關鍵所在。一旦在正面上碰到敵人,他可以用一個縱隊迎敵而用品他兩個縱隊來迂回;如果敵人在側面上出現,兩軍可以立即左右展開迎敵,而其余兵力則為支援。
10月7日,拿破侖接到普魯士國王的最后通牒:要求所有法軍撤出日耳曼領土,否則,"西西里島晚鐘事件"①將會重演。這是拿破侖開始戰爭的最好借口。法軍開始通過人口稀少的圖林根地區向北進發,每人攜帶4天口糧。在符茲堡、班堡和弗赫漢還準備了10天的補給量。
---------------------------
①系指西西里島的巴勒摩人民于1282年3月30日夜掀起的反法運動。當時人們以晚禱的鐘聲為號,群起反抗法國人的專橫,這一運動波及全島。
普軍直到10月5日才統一作戰方案,其計劃是:主力集結于埃森納赫、戈塔、愛爾富特一線,并向西南前進;左側由霍恩洛厄軍團掩護,費迪南親王指揮的前衛從耶拿向南進到薩爾費爾德,陶恩齊恩的薩克森師則向霍夫挺進;呂歇爾軍于右翼牽制法軍。
普軍的調動十分緩慢,因為當時期魯士人尚未采用軍的編制,總司令的命令必須分傳給14個師。與此相反,拿破侖的命令只須傳給6位軍長,每個軍團接到命令后,立刻起程,一路上馬不停蹄,晝夜行軍。6個軍所組成的營方陣如同壓路機一樣迅速地向前滾動。
10月8日,繆拉的前衛在霍夫遇上陶恩齊恩的薩克森師。法國旗兵如旋風一般向敵人卷去,薩克森士兵哪見過如此強大的陣勢,沒戰多久便倉皇北退。剛退到希萊茲,又碰上貝爾納多特的前衛。薩克森師腹背受敵,損失慘重。
10月10日,拉納元帥逼近薩爾弗爾德城,霍恩洛厄軍團前衛費迪南親王率領的9000人正駐扎在此地。費迪南親王年輕有為,精力充沛,但缺少實戰經驗,又剛愎自用。他不顧一切向法軍發起進攻,雙方展開一場激戰。由于費迪南親王兵力有限,很快就被法軍打垮。但費迪南親王仍不服輸,親自參加肉搏戰,一位法軍下級軍官大聲喝道:“上校,投降吧,否則就叫你去見上帝。"親王一聲不吭,舉刀便向這位軍官砍去,這位軍官舉刀回敬,刀尖刺進親王上身,親王當場倒斃。
普軍的初期失敗,使得布倫瑞克大為驚慌。尤其是費迪南親王的陣亡,給整個大軍罩上了一片愁云。這時布倫瑞克猛然發現了自己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向符茲堡前進恰好使自己的左面和后方暴露在法國優勢兵力之下。于是,他決定立即退到馬格德堡和易北河谷,以便掩護其與柏林之間的交通線。右邊的呂歇爾軍也奉命退回魏瑪,霍恩洛厄軍則奉命將兵力集中在耶拿以西的高原上以保護左翼。
10月11日,蘇爾特的右翼縱隊已經到達疲勞恩,貝爾納多特的中央縱隊在奧馬之北,左翼的拉納已進入薩爾費爾德。蘇爾特在9日夜間送回一個情報,說敵軍正在從疲勞恩退向吉拉,拿破侖斷定敵軍主力會集中在此地,并準備在此地進行大會戰�?刹痪�,繆拉又報告說,他的騎兵已通過吉拉,并未發現敵人蹤影,薩克森部隊似乎已向西通過羅達退往耶拿。拿破侖不得不推翻先前的判斷�,F在法軍的三支縱隊已相當集中,可拿破侖對敵人的部署還是一無所知。
10月11日午夜之后,拿破侖在奧馬接到繆拉的報告,至此,他才對敵軍的位置獲得一點線索。這時,法軍又截獲了一些敵方文件。從文件中分析,拿破侖估計普軍主力在愛爾富特和魏瑪之間。12日凌晨4時,拿破侖向拉納發出指示:“所有截獲的文件都顯示敵人已經喪失其頭腦。他們晝夜高談,但不知如何決定。你應能明了我軍正在集中,我要切斷他們到柏林的道路�,F在就是要遇著敵人就猛攻,以求將其各個擊破,而不讓他們集中�!�
同時,他又給繆拉下命令說:“午前我將趕到吉拉。你知道我還在包圍敵人,但我必須有關于其意圖的情報。在柴茲的郵政局也許可以向你提供若干情報。在前進時,要勇敢地攻擊一切敵人。達武元帥正在把他所有的騎兵直接送往瑙姆堡。憑著你的騎兵你應能橫掃整個萊比錫平原�!�
拿破侖此時對勝利充滿信心,他寫信給塔列蘭說:“情況發展完全和我兩月前在巴黎所算計的一樣;我從來沒有錯過,一切都使我深信普魯士人絕無幸免的機會。他們的將領完全是白癡�!�
在處理完繁忙的軍務之后,拿破侖總忘不了給皇后約瑟芬寫信,這是他歷來的習慣。10月13日凌晨2時,他給約瑟芬寫信道:“我的事務進行得頗為順利,一切都恰如我所希望的�!业慕】禈O佳,盡管每天氣馬或乘車要走45英里到60英里,但體重反而增加。我8時入睡而午夜起床�!�
13日上午9時,蘇爾特、奧熱羅、內伊、拉納四軍奉命集兵耶拿,準備渡過薩勒河,前去攻擊正集中在魏瑪和愛爾富特之間的普軍主力。同時,拿破侖命貝爾納多特軍和達武軍聽到耶拿炮聲后,立即攻擊普軍左翼。
13日下午3時,拉納送來報告,說法軍已經占領耶拿城,并將12000人的敵軍趕向魏瑪。另外,法軍還發現有30000敵軍駐在耶拿以西3英里的魏瑪大道上。拿破侖興奮不已,他斷言一場與其軍主力的大會戰即將開始,普軍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1小時后,拿破侖趕到耶拿,他徒步登上耶拿城西北1英里半的蘭德拉芬高地,仔細觀察了敵軍前哨所扼守的陣地。他命拉納守住這塊高地,以掩護耶拿附近薩勒河上的渡口。
13日夜間,大霧籠罩著薩勒河谷及其四周的高地,法軍借助著這濃霧,神不知鬼不覺地整夜沿著狹窄彎曲的小路調動兵力。
正如拿破侖所料,普軍13日之前在魏瑪、耶拿一帶集結兵力達18萬人,數量對法軍處絕對優勢。此時若能積極迎戰,尚可與法軍抗衡。然而,大戰即將來臨,普軍的戰守之策仍存分歧。一種意見認為普軍應轉進北方,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應趁法軍渡河之機發動進攻。軍事會議在大本營開了9小時,久議不決。在軍情緊急之際開如此冗長的會議,喪失了寶貴的戰機和時間,法軍得以更多地集兵,形成對耶拿的包圍之勢。13日,普軍得知要地瑙姆堡被達武軍所占,頓時震駭。布倫瑞克早無決戰之意,便同意主力轉進北方。普軍臨陣退卻,無異于怯敵逃跑,這使本來就不甚明確、統一的作戰計劃更加混亂,士氣極為低落。
法軍集兵耶拿后,即作準備攻擊。10月14日拂曉,天氣異常寒冷,晨霧越來越濃,拿破侖由一群侍衛簇擁著,騎著馬來到部隊中間,檢查戰斗前的準備情況。他們打著火把行進,有意大聲喧嘩。拿破侖不時地同士兵和軍官們交談,激勵他們的斗志,他一再宣稱:今天氣魯士軍隊的處境,就和一年前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的處境一樣。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歡呼聲。歡呼聲穿過濃霧,傳到了普軍兵營,普軍個個心驚膽顫,預感到厄運的來臨。
6時許,拿破侖下令攻擊,法軍乘霧而進。拿破侖萬萬沒想到此時他們面對的只是擔任后衛的霍恩洛厄軍團,普軍主力早已悄悄北退了。戰斗一開始,法軍就占了上風,霍恩洛厄的幾個師被打得落花流水。拉納軍繼續攻擊前進,霍恩洛厄命20000人排成密集的橫隊,向拉納軍團發起猛烈攻擊。拉納見敵眾我寡,命軍隊采取守勢。剎那間,法軍不見了,只見一顆顆子彈、一串串炮火從房屋后、從果園里、從斷墻邊不斷朝密集的普軍飛來。于是,軍事史上最出奇最不幸的怪事出現了:一個極為壯觀的步兵陣線,在整整兩個鐘頭內,站立在開闊地帶上,任其法軍無情火力的掃射,而毫無還手之力,因為他們根本找不到還擊的目標。普軍死傷枕藉。
霍恩洛厄見情勢危急,急派人向在魏瑪的呂歇爾軍求援。呂歇爾軍距此地僅10公里,但遲遲不至。薩克森師也未能及時投入戰斗。與此同時,法軍卻是援兵迭至:蘇爾特軍團的二個師已進至拉納軍團的右翼;內伊軍團精兵一部也已參戰;奧熱羅軍團第二師進至普軍右翼薩克森附近;騎兵軍團五個師亦將集于戰場。10時左右,濃霧消散了,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威武雄壯的法國部隊,顯得那樣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普軍在法軍的打擊下,已奄奄一息�;舳髀宥蛞娦蝿莶幻�,終于不顧一切,把所有預備隊都投入了戰斗,企圖堅持到呂歇爾援軍的到來。
中午12時左右,拿破侖意識到發起最后攻擊的時刻到了,立即將預備隊、近衛軍、騎兵軍全部投入戰斗,向已動搖的普軍猛撲過去。普軍抵擋不住,沿著山坡潰逃,法軍窮追猛打,普軍死傷者無數。與此同時,扼守魏瑪公路的三個薩克森師全被圍殲。
這時,霍恩洛厄還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就是援軍馬上到來,使潰散的部隊躲在援軍后面,以免全軍覆沒。不過,呂歇爾將軍可沒有他那樣焦急。他接到求援信后,不慌不忙地將15000人排列整齊,緩緩而行。直到下午2時,呂歇爾的先頭部隊才與法軍遭遇。普軍排著整齊的隊形,邁著穩健的方步,剛剛靠近法軍,還沒來得及排開戰斗架式,就被蜂涌而至的法軍打得無法招架。15分鐘內,損失兵力一半以上,幸存的普軍紛紛掉轉頭來,朝著魏瑪方向猛逃。在法軍旗兵的追擊之下,呂歇爾身負重傷,差點喪命。
下午4時,法軍成縱隊追擊普軍的殘兵敗將。他們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著一切,不抓俘虜,不聽求饒,見普軍就殺,潰逃的普軍大都成為法軍的刀下之鬼。夜幕降臨時,追至魏瑪的法軍在一片勝利的歡呼聲中得意地返回了耶拿城。到此時之止,拿破侖仍然認為他所擊敗的是普軍主力。
拿破侖回到耶拿城時,第三軍一個明托布里安的上尉已在那等候多時。這位上尉向拿破侖報告說:第三軍在奧爾斯塔特擊敗了由布倫瑞克指揮的普軍主力50000人,普魯士國王和他的大本營也包括在內。拿破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聲地對托布里安說:“你們元帥把一個人當成了兩個人吧!"可事實的確如此,托布里安的報告千真萬確。
13日夜間,普王和布倫瑞克率領普軍主力從愛爾富特和魏瑪向北撤退,途經耶拿西北20多公里的奧爾斯塔特,普王決定在此地宿營,這時,已占領了瑙姆堡的達武軍接到拿破侖的命令,叫他選擇最短路線,盡快抵達耶拿以北的阿波爾達,威脅敵軍左翼。達武軍立即行動。14日6時,達武先頭部隊抵達奧爾斯塔特東北的漢森豪森村,濃霧之中,正好遇上普軍主力的前衛施美陶的步兵師和布呂歇爾的騎兵師。達武先頭部隊立即構成方陣,集中火力射擊,打退了普軍旗兵的4次沖擊。施美陶的步兵師因受火力阻攔,難以繼續前進,便與法軍形成對峙。10時許,達武軍后續兩師先后趕到,但普軍的后續部隊也于此時趕到。普軍50000多人從左右兩翼猛烈攻擊達武的20000多人,達武處境十分危險。
這時,就在奧爾斯塔特附近的貝爾納多特軍明知達武處境危險,卻見死不救。貝爾納多特素與達武關系不和,他覺得去協助達武作戰有失尊嚴。幸好普軍仍拘泥于橫隊密集型的"線式戰術",呆板的方陣很快就受到法軍靈活機動的火力殺傷。普軍總司令布倫瑞克見法軍頑強抵抗,親率一團榴彈兵沖鋒,不想被彈丸擊中雙眼,造成致命重傷,被抬出戰場。普軍群龍無首,各師各自為戰,很快就處于不利地位,普王只得下令向魏瑪方向撤退,準備與霍恩洛厄和呂歇爾兩軍會合,明日再戰。
普王撤退途中,正好與耶拿戰場上的殘兵敗將迎頭相撞,他不禁仰天長嘆道:一切都完了。兩股敗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混亂的人流,沒命地向魏瑪方向逃跑。法軍旗兵在后面緊緊追趕,戰刀在敗兵耳邊呼呼作響,人人驚恐萬狀。路易莎王后,這位不久前還在疆場上鼓舞士氣的巾幗英雄,這時也騎著馬落荒而逃。兩名法國旗兵舉著馬刀緊跟其后,王后嚇得魂不附體。好不容易來到魏瑪城門前,一支強大的法國龍騎兵又向她疾馳而來。王后見勢不妙,不顧一切地沖進城去。城門關上了,王后終于撿了一條性命。
原想狠狠教訓一下科西嘉窮小子的普魯士國王,在戰斗打響后一周就遭到了徹底失敗。特別是10月14日這一天,法軍一下子取得了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兩大戰役的勝利,普軍幾乎全軍覆沒。拿破侖對部下的英勇作戰非常滿意,對達武以20000人的劣勢兵力打�。担埃埃埃叭说钠哲娭髁Ω欠Q贊不已。但有一人使拿破侖很不高興,那就是貝爾納多特。他對貝爾納多特不去援救達武非常惱怒。他在瑙姆堡當著一批軍官的面說:“我要是把他提交軍事法庭,他準會被槍決。我不對他說這些,但是他不至于不明白我對他的行為是怎么想的。他有很強的榮譽感,自己不會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可恥的。"因貝爾納多特的妻子是拿破侖過去的戀人,是約瑟夫妻子的姨妹,憑著裙帶關系,貝爾納多特沒受重罰。
普軍在繼續潰退,拿破侖估計普軍的自然退卻方向為馬格德堡,于是,10月15日,法軍兵分三路,開始了戰史上著名的大追擊。普軍在潰退過程中,人數一天比一天地減少,絕望的驚恐心情一天比一天地加重。16日清晨,普軍敗退部隊指揮官美倫多夫在愛爾富特率軍萬人向繆拉投降。普王害怕法軍右路部隊的追擊,不敢回柏林,而是東向俄國求救。10月20日,霍恩洛厄避開法軍,將各軍團近40000多名殘兵聚集起來,守御馬格德堡。這些殘兵個個赤手空拳,垂頭喪氣,霍恩洛厄料想這支隊伍難以力敵,自率24000人分三路退往斯德丁堡。10月28日,霍恩洛厄在普倫茨勞被繆拉軍團團團圍住,不得不率軍萬人、馬1800匹、炮64門投降。
就在霍恩洛厄投降的前一天,拿破侖隨同4位元帥、騎兵擲彈兵、近衛輕騎兵得意洋洋地進入柏林。柏林市長畢恭畢敬地把首都鑰匙交給了拿破侖,請求他赦免柏林。拿破侖下令商店繼續營業,生活照常進行。柏林市民懷著恐懼和尊敬的心情迎接了拿破侖,表現出絕對的服從。拿破侖來到柏林市中心廣場,這里豎著腓特烈大帝的半身塑像。拿破侖壓低劍頭,率先脫帽向腓特烈大帝致敬,軍官們紛紛效仿。在普魯士王宮里,拿破侖找到了腓特烈大帝的寶劍、他的頸甲以及勛位綬帶和鬧鐘,他讓人把這些東西帶回巴黎,交榮軍院保存,他說:“在繳獲的普魯士國王的珍寶中間,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些戰利品。我要把這些東西送給參加過漢諾威戰役的老兵,他們將會把這些東西作為偉大軍隊的勝利和羅斯巴赫戰役失敗后所進行的復仇的象征珍藏起來。"同一天,拿破侖還命令把腓特烈大帝為紀念法國人在羅斯巴赫的失敗而建立起來的紀念圓柱運回首都去。
拿破侖進駐柏林后,命令部隊繼續追擊普軍的最后殘余。這時,布呂歇爾和魏瑪公爵又從四散逃命的敗兵中集合了20000多人,向北逃去。一路上受到貝爾納多特、蘇爾特和繆拉三位元帥的猛烈追擊。布呂歇爾進入了靠近丹麥國境的盧卑克。丹麥國王出于對拿破侖的恐懼,堅決不準布呂歇爾入境。11月7日,三位元帥進入盧卑克,一場激烈的巷戰開始了。布呂歇爾的這群烏合之眾哪是法軍對手,不多一會,就有6000士兵被擊斃或俘獲。布呂歇爾帶著14000人沖出城去。傍晚時分,在盧卑克近郊的平原上,布呂歇爾及其隊伍被法軍團團圍住,只得放下武器投降了。
在法軍的嚴厲打擊下,普魯士到處籠罩著絕望和沮喪,許多強大的城堡不加任何抵抗,就驚恐萬狀地投降了。馬格德堡是普魯士最后一個尚未投降的要塞,11月8日,克萊斯特將軍帶領全部守軍向法軍投降,這個號稱第一流的強大要塞落入法軍手中。至此,普魯士戰役全部結束,幾乎所有普魯士城市都在法國當局的控制之下。
拿破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得意過。以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尚武精神培養起來的普魯士軍隊,自詡為歐洲最強大的軍隊,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在短短的一個月以內,作為歐洲四大國之一的普魯士消失了,整個歐洲為之震驚,德意志各小國更是驚恐萬狀,他們趕忙派人到波茨坦宮向拿破侖表示歸順。他們跪拜在他的面前,祈求寬恕和庇護;他們向他阿諛奉承,保證自己對他的忠誠之心。拿破侖陶醉在勝利之中,似乎整個世界已踩在他的腳下。
普魯士國王、路易莎王后以及他們的小朝廷極可憐地在其他地方流浪之后,躲藏到普魯士王國邊境小城美默爾城。普王沒料到他的各邦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落入拿破侖之手,很后悔發動這場戰爭。他致書拿破侖請求休戰,拿破侖回答說:“太晚了!但是不要緊,我希望停止繼續流血,準備聽取不至于損害這個國家的榮譽和利益的任何條件。"他召來了迪羅克將軍,告訴他:“代表我看望每一個傷兵,發給他們需要的一切慰問品。然后去找普魯士國王,如果他提出合理的建議就報告我�!�
于是,普法雙方開始談判。拿破侖提出:將易北河以西的地方全部割讓給法國;普魯士賠償軍費1億法郎;承認薩克森及易北河以西的德意志諸邦加入"萊茵同盟";普魯士將華沙、波森交還給法國等。后來又提出將但澤等9個要塞讓與法國。盡管條件很苛刻,但因普軍已潰散,普王只好在11月6日暫時承諾了這些條件。
拿破侖被戰爭的勝利捧到了不可一世的地位,自我意志無限擴張,謀求新的勝利、新的榮譽、新的權力、新的空間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決定要給英國以致命的打擊,1806年11月22日,拿破侖在柏林頒布了著名的“大陸封鎖令",強迫整個大陸屈從自己的意志,同英國在經濟上打一場殊死戰。
外交大臣塔列蘭被召到波茨坦宮謁見皇帝,皇帝命令他立即向一切附庸國或半附庸國發出"大陸封鎖令"。這一法令宣布英國各島處于被封鎖狀態,禁止歐洲大陸各國同它們有任何通商往來;法國及其盟國軍隊不論在何處發現英國貨物和臣民,將分別予以沒收和監禁;任何違反此令的船只,都將作為戰利品加以扣留�?傊�,凡是法國勢力所及之處,都不得同英國有任何交往,否則都被認為是犯罪,是對拿破侖尊嚴的背叛。拿破侖命令元帥們盡可能逐步完全地占領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地方,在那里派上法國稅吏和憲兵,以杜絕和消滅走私行為。
歐洲以沉默的、恐懼的順從態度接受了封鎖法令。這一法令暫時斬斷了英國和歐洲的聯系,這對一直用別人的手發動一次又一次反法聯盟的英國是一次極為沉重的打擊。英國還從來沒有同如此強大的對手較量過,它的英鎊暫時失去了作用,它唆使別人為自己火中取栗的政策暫時失去了活動場所,英國第一次面臨著整個歐洲大陸的挑戰。這是一次殊死的搏斗,英國為了擺脫困境,又一次去找它的盟友俄國,告訴亞歷山大,如果他再恢復同拿破侖的斗爭以拯救普魯士,英國將給予他財政上的支持。英國也去找了奧國,但奧國仍對奧斯特里茨戰役中的慘敗心有余悸,而且奧國也極愿意看到普魯士的毀滅,因為普魯士在1805年沒有參加第三次反法聯盟。盡管奧國在猶豫不決,但在彼得堡,英國如愿以償了。
11月21日,普王在奧斯泰羅德召開御前會議,討論和約之事。會上意見分歧極大,斯坦因、�?怂购拓惷椎戎爻紙詻Q反對這些喪權辱國的條件,而主和派豪格維茨等則主張忍讓。正在爭論之時,傳來消息說英國已說服俄國幫助普魯士對付法國,俄國軍隊已在西進之中。普王精神為之一振,決定拿起武器再戰,以雪亡國之恥。
12月1日,普王下詔整頓軍隊,嚴懲失職將領。什切青、馬格德堡等要塞守將,因不戰而降,被撤職查辦;作戰不力而降、臨陣脫逃者也處以嚴刑;英格爾里本因棄守庫斯特林而被處死。普魯士軍民激于覆軍亡國之痛,也都愿意武裝再戰。
法國派往各國的間諜很快將英俄談判的情況報告給了拿破侖皇帝。拿破侖一面實施大陸封鎖的各種措施,一面征召軍隊,準備將俄國軍隊消滅在西進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