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聞閱讀訓練《中國為何限制煤焦炭出口》附答案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由于未能說服中國取消對煤焦炭出口的限制,歐盟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
記不清有多少次,一個個國家大喊大叫,說中國又向他們傾銷了什么。但是,這次糾紛卻和以往不同——歐盟幾乎是氣急敗壞地向中國政府發出警告:中國必須撤銷對煉焦煤出口的限制,否則將面臨貿易爭端的風險。
以往總是千方百計限制中國向歐洲出口的歐盟,此次如此大動干戈,要求中國不得限制出口,起因僅在于焦炭出口占全球出口總量50%的中國,為了保證國內有足夠數量的焦炭和原煤,防止國內因供應短缺造成鋼鐵價格的上漲,將今年的焦炭出口減少300萬噸:從2003年的1200萬噸削減到900萬噸。而歐盟的煤焦炭需求量中,有近三分之一需要從中國進口。所以中國對煤焦炭出口的限制對歐盟打擊最大。
煉焦利潤如同煉黃金
煉焦是中國環保揮之不去的噩夢。翻閱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主要報刊,未報道過煉焦污染問題的幾乎沒有。
兩噸煤只能煉出一噸焦。除焦之外的一噸物質就成了煙、油、渣等污染物。煤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污染物更是難以化解的毒害。西方發達國家已基本上不干這些“有百害卻僅有一利”的事,但他們希望中國干,中國要是干得不好,他們就急了。焦炭的產量問題實質上是一個環保問題,資源問題。煉焦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粉塵、一氧化碳及有毒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其中含有多種致癌、致人畸形的物質;煉焦所排出的焦油、廢水,也含有大量有毒物質,滲入地下后將長期污染地下水。
然而,驚人的利潤,幾乎沒有讓任何人對煉焦產生的污染問題加以重視。尤其是2003年以后,焦炭價格從每噸300元迅速漲到1300元,出口的離岸價從每噸85美元上漲到現在的400美元,更使得生產焦炭的積極性被大大刺激,年產量一年就增長了20%。各地仍紛紛上馬新的焦化企業。僅山西省2003年以來投產的機焦項目就具備了近200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未經審批、私自上馬的焦化項目更比比皆是,從山西到貴州;從東北到西北,小煤窯、小土焦紛紛死灰復燃。
對自然資源缺失的恐懼
人類古時候的遷徙方向——逐水草而居,就是由人的基本生存條件決定的。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財富之父。對于人類來說,有水、有土地,就具備了最基本的生存可能。
生存之后就是發展問題了,和發展不可分割的就是對自然資源的占有。人類自有史以來的發展史,就是對自然資源的發現和搶奪史。兩次世界大戰和無數次小戰都是為搶奪和劃分自然資源而戰,各種自然資源的發現者和發動了無數次大小戰爭搶奪自然資源的人,都被后世奉為英雄而頂禮膜拜。人類今天所供奉的各種英雄,就是各個利益共同體搶奪、發現、保衛自然資源時的領頭人或獻身者。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貪婪是沒有止境的,在掠奪的過程中從來以“多多益善”為原則,先搶到手再說,哪怕閑置多少年不用,放在自家院子里心里踏實。就像今天的美國,大量從國外買石油,留著自己國內的石油資源做儲備;就像今天的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優質煤,倒到自家海邊埋起來。把自家的森林保護起來一棵也不砍,大量從其他國家進口木材……
這一切都來自于對自然資源缺失的恐懼。
和焦炭一同賣出的是什么
發達國家希望用盡量低的價格,買到充足的焦炭。而對中國來說,隨焦炭一同賣出的,是不可再生資源的概念,是中國的環境容量,是中國人的健康。
中國人均土地資源不足世界平均的1/3;礦產資源不足而且富礦少貧礦多。中國人均土地不到13.3畝,只有世界人均39畝的1/3;如今,中國耕地的人均占有量為0.085公頃(而且在不斷下降),在全世界140個國家排序中列126位之后(且不斷后移)。中國人均森林面積0.11公頃,在140個國家中列107位以后(考慮到我們一些統計數字的水分,實際位置可能更靠后)。
在這樣的背景下,把中國焦炭上面承載的各種因素核定一下。那么,它的出口價格應該是多少呢?
1、這篇通訊的主要內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國限制煤焦炭出口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國的煤焦炭供應量占全球的50%,煤焦炭的出口可以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外匯收入,但中國為何要限制煤焦炭出口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歐盟為何要求中國政府:必須撤銷對煉焦煤出口的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為何限制煤焦炭出口參考答案:
1、介紹了中國煤焦炭出口的現狀以及中國限制煤焦炭出口的深層次原因
2、在煤焦炭出口已經威脅到中國……查看新聞閱讀訓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