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2024年牡丹江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面四則材料,完成1-5題。
材料一:
這個春天,一碗麻辣燙讓甘肅天水火爆“出圈”!從去年年初的淄博“趕烤”到歲末的“爾濱冰雪文化”,不少城市紛紛借勢網絡流量,積極“圈粉”。
國家領導人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在城市網紅化的邏輯下,如何從“始于爆款吸引‘流量’”到“終于文化確保‘留量’”,由“網紅”變“長紅”,是每一個城市值得認真思考的議題。中國傳媒大學調研組在光明日報微博上進行了“什么樣的旅游體驗最重要?”的調查。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材料二:
鏡泊湖集春花、夏水、秋葉、冬雪于一湖,以鬼斧神工之靈魅,寫就湖山溢彩、層巒聳翠、古跡隱約的水韻華章。
鏡泊湖是我國最大的火山熔巖堰塞湖,由牡丹江上游大小兩條水系約三十條河流呈向心式匯集而成,古稱湄沱湖。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稱阿卜河,又名阿卜隆湖,后稱呼爾海金。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呼汗海,明時始稱鏡泊湖,清時稱畢爾騰湖,意為水平如鏡,今仍稱鏡泊湖。
鏡泊湖風景區,1980年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2年被國務院首批審定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鏡泊湖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14平方公里,其風景資源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鏡泊湖游覽區,展現百里長湖的奇觀勝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展現豐富的地下森林資源、動植物資源和神奇壯美的火山熔巖洞景區;三是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展現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
(選自《可愛的家鄉牡丹江》,有刪改)
材料三:
素有“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美譽的鏡泊湖,是大自然滄桑變化留給世間的精品。今天的鏡泊勝景,以開放的姿態,迎接著慕名而至的中外游人。
2023年12月14日,鏡泊湖冰火夢幻世界暨第九屆鏡泊湖國際冬捕節采冰儀式祭湖慶典在鏡泊湖西湖岫舉行。此次“開冰節”,鏡泊湖首次將采冰與冬捕祭湖慶典相結合,傳承和弘揚鏡泊湖歷史悠久的冬捕漁獵文化,培育打造鏡泊湖冰雪文化品牌。當日上午,在鏡泊湖廣闊的冰面上,迎風旗獵獵招展,震天鼓氣動山河,舞龍表演歡快熱烈,開冰節正式開始,身著羊皮襖的“漁把頭”念誦祈福詞、喝過出征酒后,正式開始“采頭冰”。頭冰出水,“漁把頭”將象征著祝福與期待的紅綢系在上面,預示著鏡泊湖冰火夢幻世界暨第九屆鏡泊湖國際冬捕節項目紅紅火火的好兆頭,也向八方游客發出最熱情的冰雪邀約。
(選自《牡丹江日報》整理)
材料四:
冰雪發力,未來可期。在保持冰雪旅游熱度持續上升的同時,我市也不斷完善“冰雪+”模式,促進冰雪體育、冰雪裝備制造、冰雪文化、冰雪藝術等產業深度融合,有效助推“冷資源”發揮“熱效應”。
冰天雪地是大自然贈予黑龍江的瑰寶,發揮冰雪資源優勢是時代給予牡丹江的難得機遇。近期,“林海雪原·北國風光”躋身全國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線路。我市將繼續釋放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積極推進相關產業項目建設,常態化舉辦品牌冰上體育賽事、冰雪交流活動,不斷繁榮冰雪運動產業,提升冰雪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把冰天雪地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
(選自《牡丹江日報》,有刪改)
1. 閱讀上述材料,找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項( )
A. 從去年年初到這個春天,不少城市紛紛借勢網絡流量,積極“圈粉”。
B. 鏡泊湖由牡丹江上游大小兩條水系三十條河流呈向心式匯集而成。
C. 身著羊皮襖的“漁把頭”念誦祈福詞、喝過出征酒后,正式開始“采頭冰”。
D. 冰天雪地是大自然贈予黑龍江瑰寶,發揮冰雪資源優勢是時代給予牡丹江的難得機遇。
2. 請探究材料一中的表格,簡要寫出你的結論。(2分)
3. 材料二中的畫線句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 閱讀材料三和材料四,說說牡丹江市為了成為“留量”“長紅”的城市,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2分)
5. 得知“林海雪原·北國風光”躋身全國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線路,你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好朋友小江分享,表達你的喜悅與自豪之情,你會怎么說?(3分)
【參考答案】
1. B
2. 示例:①“獲得積極的情緒價值(占比30%)”“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氛圍(占比23%)”“體驗城市的特色美食(占比21%)”排在旅游體驗重要程度前三位。②“獲得積極的情緒價值”的旅游體驗最重要。③人們最不看重“購買當地的特色產品”的旅游體驗。
【查看完整答案,完整答案收錄到《2024年中考主題閱讀參考答案集》第22份】
5. 示例:小江,你知道嗎?“林海雪原·北國風光”躋身全國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線路了。這真是個好消息,作為牡丹江人我太高興了,太自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