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論專題閱讀訓練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木桶理論,怪不得人們常常大聲疾呼要補缺補差抓落后環節,原來其意蓋出于此。不過,和木桶理論一樣,打碎的花瓶中也蘊含著奇妙的科學原理,人們甚至根據這個理論可以順利的修復古董哦�!�花瓶與木桶》將告訴我們詳細的內容。
木桶理論真的不可改變嗎?高考前,一位父親擔憂兒子的數學太差,特意制作了短一塊的木桶放到兒子屋里,本想教育兒子,可兒子的回答卻讓他驚奇,“為什么非得裝水呢?如果裝上固體物質,不就可以嗎?”更讓人驚奇的是,后來兒子的一個舉動,讓我們腦洞大開,想了解詳情,敢快去看看梁剛《一只有缺口的木桶》。
當你放得整整齊齊的木桶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你會怎么辦?答案很簡單,木桶太輕了,裝上水就不會被吹動了。點此查看宋阿芬的《自我雕琢》,還可做做閱讀題哦。
裝上水木桶就不會被吹倒,也許你會覺得很容易,沒什么了不起。不過,有位船長用這個理論作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居然救了一船人的性命,你或許就改變看法吧,《負重才不會跌倒》值得你一讀。
木桶除了讓我們懂得道理,也能感受到愛,中考滿分作文《凝聚》就向我們娓娓道出“泡腳木桶凝著的愛”
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譬如《陳以勝:培養創新型人才重在“長板效應”》(從文章第10-16段)一文中,就告訴我們不一樣的道理。
就連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專門有一篇《木桶的插曲》,這可是神探啊,居然也和木桶有關系。
什么《安徒生童話》中也講到木桶,而且還是從木桶中得到了一個故事,太神奇了吧!具體是什么名字,我忘記了,只記得文章開頭是:“我們這個故事是從哪里得來的?————你們想知道嗎?是我們從木桶里得來的,就是裝舊紙的木桶�!卑餐缴谶@個童話里會說些什么呢,這個只有你自己去看羅。
瞧瞧,法布爾先生也來湊熱鬧了,而且還挺調皮的,用木桶做了個《神秘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