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9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散文題集
(2007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一)閱讀《晶瑩的淚珠》,完成第14-16題。(12分)
晶瑩的淚珠
陳忠實
① 我手里捏著一張休學申請書朝教務處走去。
②我要求休學一年。
③我敲響了教務處的門。獲準以后便推開了門,一位年輕的女教師正伏在米黃色的辦公桌上,手里拿著木桿蘸水筆在一本表冊上填寫著什么。"老師,給我開一張休學證書。"
④她抬起頭來,詫異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請書看著。她很快看完了,抬起頭來問:"就是你寫的這些理由嗎?"
⑤"就是的。"
⑥"不休學不行嗎?"
⑦"不行。"
華語網說明:
①網頁文檔內容及格式不完整,僅供預覽。
②我們把北京自2007年起的中考語文試題進行了分類整理,內容逐年添加,對初中同學學習參考較實用。歡迎點此進入該組題集下載頁根據提示選擇下載。
1. 閱讀第①-(14)段,請你用詞語概括女教師在給"我"辦休學證書過程中的心理變化。(4分)
2. 結合第(20)——(24)段內容,體會作者寫父親在彌留之際對"我"所說的話有什么作用。(3分)
3. 閱讀文章,說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對女教師淚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帶給你的啟示。(不超過150字)
(200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一)閱讀《鄉間的廟會》,完成第13—15題。(共11分)
鄉間的廟會
林莽
①在華北的農村,有一種傳統的習俗,每個村子每年都有定時的廟會。相鄰的村子不會同時舉行,在相對的農閑時節,它們各有自己的節日。
②每逢廟會時節,村里張燈結彩,空地上用葦席搭起了戲臺,臺口用彩綢裝飾,大紅大綠的別有一番情趣。五十年代的鄉村還沒有電燈,幾只比馬燈大許多的汽燈掛在戲臺上,把鄉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
③廟會一般是三兩天,每家都有親友從四面八方的村子里來,他們套了牛車或牽了毛驢兒,穿上節日里的衣裳,籃子里的餑餑是點了紅點的。這種走親家,人們稱它為“上廟”。穿了新裝的孩子們把村子裝點得鮮活了起來。商家和小販們也趕了來,為鄉村里的節日增加了另一種氛圍。廟會上有賣藝的,有賣衣服和布匹的,還有賣居家用品和各種農具的。我記憶最深的是吹糖人,還有賣芝麻糖和甘蔗的。廟會要比人們重視的春節、八月十五等傳統的節日更具交往性和商業性。
④在鄉村的那幾年,我和大人們趕過幾次廟會。一早起就等著來接的車了。在鄉間的土路上,木輪的大車上鋪了葦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們搖晃在上面,聽著木軸發出的吱呀聲和車把式悅耳的吆喝聲。車把式們抱了結著紅纓子的鞭子,有的跟車走在路邊上,有的坐在車轅上。拉車的牲口也在腦門上結了紅纓珞。人們相互應答著,這是一年一度的鄉村里的節日,它點綴著質樸而平和的鄉村生活。
…完整內容請下載后查看…
4. 本文寫的是鄉間廟會,簡要說出全文圍繞“廟會”行文的思路。(每空須有“廟會”二字)
5. 第④段對“路上”景象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有情趣,試舉一例進行分析。(3 分)
6. 從文中看,廟會以哪些主要內容“點綴”了“質樸而平和的鄉村生活”?你怎樣理解作者今天對“廟會”的認識。(不超過150個字)
(2009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一)閱讀《又臨黃河岸》,完成第13—15題。(共13分)
又臨黃河岸
高纓
①不知為什么,每當我看到黃河,眼中常滲出熱淚。
②大約是少年時候的記憶老盤旋在我心里吧!那時,日寇的鐵蹄踐踏著中華大地,俯沖的敵機,飛落的炮彈,爬滿火車頂的難民……我被大人們塞進悶死人的車廂,暗夜中逃過黃河。在渭水之濱的山村里,我捏緊小拳頭,眼里閃著淚星兒,跟流亡的大學生們學唱那首悲憤的歌:“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③直到建國后,我才第二次看見黃河�;疖嚤鄙�,歡騰地駛過新生的中原。當列車員告訴乘客們,火車就要跨過偉大的黃河的時候,我急忙把前額貼在車窗上,看浩蕩的濁流沉著而有力地漫過大地。一瞬間,我的眼睛潤濕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訪問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車盤旋而上,窗外掠過如花的紅葉和挺秀的白樺林。一路上,好友給我說了好些抗日戰爭時期蒙、漢人民并肩戰斗的故事,那昔日的廝殺聲和馬蹄聲,猶在耳邊。車停在山巔,他遙指蒼莽的土默特平川,深情地說:“看,黃河!”可不,遠處不就是我久違的黃河嗎?像一根不見首尾的絲帶,云中而來,霧中而去,千回萬轉,把我的無盡思緒纏入過去,引向未來。
⑤去年夏天,我又臨黃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爾蓋大草原。
⑥誰都知道,四川省屬于長江流域�?纱中牡娜藗儾辉粢�,這巴山蜀水,卻也屬黃河的版圖。黃河,這萬水之父,來自巴顏喀拉山,奔過青海高地,急轉直下,輕輕地、輕輕地擦過川西北的邊緣。
⑦我來到若爾蓋的轄曼牧場,一下車,就央告牧場的同志,快帶我去看看黃河。于是備馬置鞍,牧場的副場長求吉同志,熱心地伴我同行。
⑧馬蹄濺濺,踩過一條小溪。前面是一大片數千畝的人工草場,種植著披堿草、燕麥和紫花苜蓿。求吉告訴我,眼下這寂靜的草原,也曾有過一番沸騰的景象:為建設美好家園所激奮的牧民們,用拖拉機的隊列翻起了亙古沉睡的處女地,播下優良草種,造就了這草原上的草原。正是由于近年來他們狠抓草原建設,牲畜才擺脫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快地繁衍起來。
⑨看四處,牧草高及馬胸,繁花美似彩氈。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繪出來的美景。肥美的牧草,讓馬兒走到這里,也只戀著埋頭吃草,卻把我們擱在馬鞍上。我想著心中的黃河,于是揚起馬鞭,馬兒躍過溝渠,直奔一帶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