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孩子被母親愛是因為他們是母親的孩子,有被母親愛的資本。
C.長得可愛、瘦弱瘦小、孤立無援都可以成為孩子獲得母愛的理由。
D.母愛的無條件使孩子變得消極、被動,缺少生活的自主性,相反懶媽育勤兒。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嬰兒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里,還不能很好地辨認物體,是因為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
B.孩子在生長、發育后,才開始有能力區別外部事物的不同,但愛的對象的發展在人沒出生以前就已經開始了,最早的對象應是自己的母親,后來才是父親。
C.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逐漸由自戀的孤獨中解脫出來,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合理調控同他人的關系,性格變得開朗了。
D.母愛不受孩子的控制和孩子努力的支配,只要孩子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母親都會給予他們偉大無私的愛。
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嬰兒雖然受到母愛呵護,但不具備愛的能力,不能體會到母愛,他只是關注自己的食物,這就是費洛伊德所說的“自戀”。
B.8歲到10歲的兒童主要問題仍然是“被人愛”,但是愛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由“被人愛”開始想到“愛別人”“創造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別人對自己的愛。
C.克服自我中心,體會到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這是愛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基本條件與標志。
D.嬰兒沒有愛的意識,幼兒有被愛的意識,兒童開始有愛的意識,兒童的愛的能力的發展證明了愛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
參考答案:
2.D
3.B
4.A
【解析】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語句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聯系上下文具體語境分析判斷,D項,要抓住“消極”一詞聯系全文來理解。它只是指母愛的無條件,孩子無需付出就能獲得,而不是指“使孩子變得消極、被動”。故選D。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將選項分別帶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斷,A.“因為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這句不對,強加因果,原文講“還不能很好地辨認物體,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嬰兒的認知的兩個特點,構不成因果關系。 C.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逐漸由自戀的孤獨中解脫出來,“性格變得開朗了”不對而是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關系。“自戀的孤獨”并不是意味“性格內向”。 D.母愛不受孩子的控制和孩子努力的支配,“只要孩子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母親都會給予他們偉大無私的母愛”不對。母愛是無條件,不管孩子做什么,母愛都存在。故選B。
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和推斷能力。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并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A 項,“他只是關注自己的食物,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說‘自戀’”不對,自戀指只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身內部要求。從“他只有需要溫暖和食物的要求”“周圍的現實,人和物體,凡是能引起嬰兒身體內部的滿足或失望的才會對他產生意義”“這一個階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戀階段”等句可以看出。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