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中多次引用了程十發的弟子和朋友的話,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簡要說明。
14.作為一名優秀的藝術家,程十發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請結合文章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
11.CD
12.藝術上的“飛揚”:①少年學畫,雖“離經叛道”,但才華卻得到賞識;②創作了融會傳統寫意國畫的連環畫佳作——《畫皮》,引起了轟動;③畫風大變創立了獨特的“程家樣”。成為新中國五十年美術史上的一朵奇葩;④獲得國家造型藝術終生成就獎。
生活中的“落寞”:①畢業后畫展失敗,失業回家,生活艱難;②文革中遭遇沖擊,不能繪畫。以及關牛棚等遭遇;③妻子女兒去世,身體迅速衰老與多種病痛的困擾。
13.①從不同側面表現程十發,豐富了傳主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②他人的評價,增強了傳記的真實性和可信度;③和文中正面描寫互相配合,使行文富有變化。
14.①不拘泥一門,兼收并蓄:少年時代求學能夠各取所長;②執著,不畏困難:艱苦的生活中堅持繪畫的夢想;③幽默與樂觀豁達:文革中寫作“保護動物”的標語,大度看待假畫問題等;④勤奮:繪畫20張要打50張底稿;⑤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繪畫幫助困難家庭。
【解析】
11.試題分析:C項2分,D項3分,B項1分。A項,老師贊賞的是他的才華,對他“離經叛道”的行為很頭疼;B項,文中強調的是對傳統繪畫技巧的研究是程十發成功的基礎;E項,文章沒有“全面”介紹程十發的人生。
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2.試題分析:題目中藝術上的“飛揚”是從程十發的藝術追求方面做出的結論,生活中的“落寞”是從他遭遇到的生活上的三次磨難說起的。如此,學生可以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進行概括即可。如藝術上,“在學校中,年輕的他便顯露出與眾不同的藝術思維,從不循規蹈矩地臨摹一家一派,而是各取所長為我所用,往往畫出自家面貌”“程十發集中學習了傳統線描技法以及歐洲古典版畫藝術風格,取古今中外之法而用之。于是,一部融會了傳統寫意國畫筆法的連環畫佳作——《畫皮》誕生了”“在1957年的云南寫生之后。他的畫風也就此發生了巨大變化。他的線條開始走向自由王國,兼工帶寫,收放自如,創立了獨特的‘程家樣’”“在病榻上接受了一生中最后、也是最高的一項榮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聯授予的‘國家造型藝術終生成就獎’”;生活上,“他在南京路開了生平第一次畫展,沒想到卻遇上了‘冷場’,不僅觀眾寥寥,畫更是一張也賣不出去!賣畫為生的夢想破滅了,程十發舉家回鄉,從此開始了長達5年的失業之路”“‘文革’風暴席卷而來,程十發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不能參加工作,更不能拿筆畫畫”“夫人和女兒的去世,讓毫無準備的程十發再度遭受打擊。他的身體迅速衰老下去,逐漸減少了作畫的時間”。
考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引用的作用。傳記中引述傳主或他人的話,會讓文章內容更豐富,對傳主的介紹更全面,更真實可信。按照這樣的思路去體會文章中引述程十發的弟子和朋友的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程十發進行介紹,使傳主的形象更立體生動。
考點: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試題分析:程十發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很多。如“從不循規蹈矩地臨摹一家一派,而是各取所長為我所用”的兼收并蓄的創造風格;“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程十發依舊沒有放棄繪畫藝術,他借來了不少故宮藏畫的印刷品,對古今諸多大家的筆墨悉心鉆研、分析,大量地從傳統藝術中汲取精華”對藝術堅持不懈的追求;“程十發依然保持著特有的幽默與豁達”面對人生苦難時積極的心態;“他畫20張畫,起碼要打50張底稿”對藝術精益求精的勤奮;“為了解決畫院職工住房緊缺的難題,程十發親自作畫30幅,折成人民幣60萬元購買了10套房屋分給困難家庭,一時傳為美談”樂于助人的情懷。
考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