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都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3題
摩訶池,消逝的仙湖
①陸游曾有詩寫道:“摩訶古池苑,一過一銷魂。”翻開唐宋詩卷,你會發現“摩訶池”是一處被頻頻提到的成都勝境。
②摩訶池始建于隋朝,故址位于現天府廣場至人民公園一帶。582年,蜀王楊秀建府城,命人在城內取土,留下巨大土坑,雨水漸積,終成大湖。一位西域僧人見此湖而生感慨:“摩訶宮毗羅。”“摩訶”指大,“宮毗羅”為龍,此語謂湖大有龍,故當時人們將此湖命名為“摩訶池”。
③摩訶池曾是成都最負盛名的游覽勝地。唐時,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常至摩訶池泛舟游覽,宴飲聚會。杜甫寓居成都時,便是摩訶池的�?�。五代時,摩訶池成為皇家宮廷后苑,被擴大至千余畝。彼時的花蕊夫人甚愛摩訶仙境,將其寫入多首《宮詞》。宋時,摩訶池重回民間,桃花灼灼,楊柳依依,水波瀲滟,游人如織。“摩訶池上追游路,紅綠參差春晚”,陸游常在摩訶美景中流連忘返。
④《北夢瑣言》載:“韋皋鎮蜀,常飲于摩訶之池。”唐代地方官韋皋,不僅喜愛摩訶池的風光,還對摩訶池進行了改造。韋皋將解玉溪之水引入摩訶池,他的繼任者又將金水河與摩訶池相連,河湖水網得以貫通。以摩訶池為樞紐,成都城內的水路交通系統最終形成,并與城外的錦江相連。此后,城內城外,水路連通,水上運輸日益成為成都工商業的主要運輸方式。
⑤摩訶池還在戰亂年代庇佑了一方百姓。唐咸通十一年,南詔國軍隊攻成都,城郊百姓入城避難。人口驟增,加上困守日久,致城內井水枯竭�!顿Y治通鑒》載,百姓“取摩訶池泥汁,澄而飲之”。
⑥可見,摩訶池不僅是 甲 ,也是 乙 ,還是 丙 。遺憾的是,自宋代起,摩訶池開始衰落,逐漸被填充,所余水面越來越小。明代,摩訶池僅在西南方向留下小塊水面。清代,唯有金水河尚存。1914年,金水河被填充,摩訶池也就不復存在了。
⑦唉!當杭州人蕩舟煙雨空濛的西湖,當無錫人沉醉煙波浩渺的太湖,當南京人流連人文薈萃的玄武湖,你應知道,成都人也曾擁有聲名遠播的仙湖——摩訶池!
(改寫自《成都簡史》)
1. 聯系全文,在第六段甲、乙、丙三處分別填上恰當的內容。(3分)
甲 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一段與第三段分別引用了陸游的詩詞,兩處引用的作用有何異同?請結合文章簡要作答。(4分)
3. 如要在第一段末尾加上一句話,下面哪句更合適?請聯系全文,作出判斷并簡要分析。(3分)
A.如果跟今天的成都人提及這個地方,他們大多會一臉驕傲:摩訶池,我們的仙湖!
B.如果跟今天的成都人提及這個地方,他們大多會一臉興奮:摩訶池,它在哪兒呢?
C.如果跟今天的成都人提及這個地方,他們大多會一臉疑惑:摩訶池,咋沒聽過喃?
【參考答案】
1. 甲 最負盛名的游覽勝地
乙 城內水路交通的樞紐
丙 戰時的應急水源地
下載《摩訶池,消逝的仙湖》成都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Doc文檔(下載頁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