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百年風流華西壩》《叩問華西壩》群文閱讀附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題。
【甲】 百年風流華西壩
①成都南門外有一個叫“華西壩”的地方。若向成都人打聽它,他們準會熱情又自豪地回答你:曉得,曉得。
②華西壩原為前蜀皇帝王建的蜀宮別苑。1907年,華西協合大學臨時管理部在這里購買土地作為校址。1910年,華西協合大學正式開學。于是,學校所在的這片平坦開闊之地就被稱為“華西壩”。
③壩因校而名,校依壩而建。英國建筑家因地制宜,設計的校園中西合璧:青磚黑瓦與拱廊浮雕相得益彰,綠窗紅門和如茵草色相映成趣。隨著校園的擴大與環境的美化,華西壩成了成都人向往的勝地。“柳塘壓雪”“晚鐘荷影”等美景更是被成都人津津樂道。時至今日,華西壩依然保持網紅打卡地的熱度。
④抗戰時期,金陵大學、燕京大學等高校先后遷至華西壩。華西協合大學與它們聯合辦學:校舍共享,課程共建,行政共管。一時間,華西壩大師云集,燦若星河。陳寅恪、朱光潛、李約瑟、海明威等都曾在此設壇授課。這段厚重的辦學歷史為華西壩的發展注入獨特的文化基因。
⑤新中國成立后,經過重組,華西協合大學改建為四川醫學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學校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2000年并入四川大學。百余年過去,如今的華西壩已是四川大學華西校區。作為享譽世界的醫學高地,“華西壩”這個名字在時光流逝中承續著歷史給予的風流。
(捕自《成都文學地圖》,有刪改)
【乙】 叩問華西壩
①華西壩得名不過百余年,就由成都南門外的普通鄉村化身為蜚聲中外的文化地標,令人贊嘆之余,也引人思索:這種變化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②“兼容并包”方能脫穎而出。華西協合大學的辦學者一直以“兼容并包”為辦學思想,在主動接納現代文化時,又堅守傳統精粹:校園中西合壁,教師中外皆聘,課程博觀約取,教學雙語并重等。這種“兼容并包”的思想,爆發出了強勁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讓華西壩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引領著時代文化的風潮。
③“敢為人先”才可創新發展。華西協合大學引入牛津、劍橋的管理體制和哈佛的課程體系,講授西方現代醫學、藥學等,率先在中國西部高校實行男女合校,延聘中外名家授課講……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開此先河需要極大勇氣,但正是這份“敢為人先”,給華西壩帶來了持續的創新和發展。
④華西壩帶給人們的啟示遠不止于此。今天,這些寶貴的經驗仍將在成都的城市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摘自“紅星新聞”等,有刪改)
1. 華西壩依靠什么成為“蜚聲中外的文化地標”?請結合兩文內容分條作答。(4分)
2. 甲乙兩文相互關聯,兩文開頭都引出對象,二者所引對象是否相同? 請結合內容簡要說明。(3分)
3. 如果將甲乙兩文按序組合成一篇新的文章,下面哪一項更適合放在甲乙兩文之間,作為二者的銜接句,請作出選擇并結合兩文簡述理由。(3分)
A.我們既要走近華西壩,還要走進華西壩。
B.我們既要叩問華西壩,還要了解華西壩。
C.我們既要欣賞華西壩,還要建設華西壩。
【參考答案】
1. ①中西合璧的美麗校園;②厚重的辦學歷史;③“兼容并包”的思想;④“敢為人先”的勇氣。
2. 不同…
…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一頁第七則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