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技術的博物館》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附答案
喻思孌
①2008年1月開工建設,2011年6月正式開通,歷經三年多,京滬高速鐵路這條長達1318千米的巨龍橫空出世,成為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道以其在工程項目上的一系列創新,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②京滬高速鐵道工程是一個龐大的綜合體系,涉及機械、土木、電子、電氣、材料等多個學科領域,技術難度和復雜性、特殊性堪稱“高鐵技術博物館”。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例,京滬高速鐵路跨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跨越既有鐵路、高等級公路和通航河流215處,全線橋梁比例達到80.4%。這些橋梁有些跨度大,還要穿過深水區,如何承載設計時速超過300公里的列車安全通行,成為擺在技術人員面前的難題。
③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是京滬高鐵跨越的諸多大橋中的一座,該橋梁也是滬漢蓉鐵路的越江通道,同時搭載南京雙線地鐵,為六線鐵路橋。滬漢蓉鐵路客車設計行車時速是200公里,地鐵行車時速是80公里,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達300公里,最多同時要通行六列列車,速度也分三種。“一個火車頭重220噸,一列貨車重5000多噸,一節客車車廂也有1000多噸重,同時通行6列,這對鐵路橋的荷載要求很高,建設設計難度非常大。”鐵道部原副部長、京滬高速鐵路公司原董事長蔡慶華說。
④為達到橋梁的荷載要求,科技人員連續攻關,研發出了具有高強、高韌、焊接性能良好的新鋼種,解決了橋梁的建設鋼材難題,也為中國鐵路鋼橋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也在世界橋梁史上創下體量大、跨度大、荷載大、速度高的“三大一高”四項第一。
⑤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速鐵路棗莊至蚌埠間,創造了運營動車組最高試驗速度486.1公里每小時的世界紀錄,這一記錄的取得,離不開高速動車組在整車氣動性能、轉向架、長編組雙弓受流等關鍵技術上的突破。
⑥京滬高鐵時速達300公里,讓兩地間火車的行駛時間縮短至5小時以內,大大緩解京滬沿線地區交通運輸的緊張局面。列車高速運行如何保證不脫軌?遇有突發情況,車輛如何制動?京滬高速鐵道工程在列控系統、系統檢測及高鐵運營管理上的創新,保障了高鐵的安全運行。
⑦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說,京滬高鐵在安全性、穩定性等指標上都很優秀,即便持續高速運行,指標也領先世界。比如,制動快。京滬高鐵動車組以時速300公里運行時,如遇緊急制動,制動距離為3786米,僅需1分鐘左右,可滿足動車組安全平穩停車。比如,防脫軌。即便在486.1公里每小時這種極限速度下,高速列車脫軌系數仍在可控范圍內,還有余量。再如,智能化。高速動車可根據不同的故障設定模式,自我診斷、自動報警或保護,提高列車運行安全的主動防御能力。舉例來說,司機只要沒有按時踩踏車內的“司機警惕裝置”,該按鈕就會發出警示,如果司機在幾秒鐘之內沒有做出回應,列車會自動停車。
⑧何華武說,京滬高鐵充分考慮了運營中的各項安全問題。此外,京滬高鐵的安保標準也很高。全線鋪設2.85米高的防護網,共設置地震監控點31處、風速監測點167處、雨量監測點50處,嚴密監視“天地”動向。
⑨截至2014年底,京滬高速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79億人次,客運量逐年攀升,由2011年日均13.2萬人次增長到2014年日均29萬人次,項目開通三年即實現盈利。
⑩據介紹,全社會貨運量中,鐵路運輸比重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可以節約社會物流成本212億元。“我國物流成本很高,京滬高鐵開通大大釋放了貨運空間,有助于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蔡慶華說。他還表示,京滬高鐵還將帶動沿線投資增加、繁榮服務業,拉動數以億計的效益,京滬高鐵的隱形效應將逐漸凸顯。
(節選自《人民日報》)
【閱讀試題】
1、第①段中畫線句中 “目前”一詞能否去掉?請簡要分析。
2、請分析第③段畫線句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表達效果。
3、文中第⑨⑩兩段的順序能否互換?為什么?
4、結合全文,列出建成京滬高速鐵路的重要意義。
答案:
1、不能。“目前”限制時間,說明京滬高速鐵路是當前這段時間內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表達準確嚴密。
2、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1分),具體而突出地說明了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荷載要求很高,建設設計難度非常大的特點(2分)。…【請點此查看完整答案】(本份答案是答案集中No.31)
本站Vip會員登錄后還可點此可直接下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