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利軍
兩個月的暑假,情況不同的教師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打算。在城鎮或環境更好一點兒地方上班的教師,可能要考慮帶著家人去旅游,不然,也會坐在自己的小家內,或看精彩的電視節目,或在電腦前激情沖浪。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避開烈日的暴曬,安然消夏。那么,很多在環境較差的鄉村上班的教師又是如何度過這漫漫暑假的呢?
開辦輔導班這是很多條件較差的鄉村教師最常用的暑假掙錢方式。只要專業合適(一般是數、英、理、化等學科),就可以開辦自己的輔導班。開辦輔導班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單干型。自己招生,自己授課,自己掙錢;夫妻型。夫妻二人輪流授課,一家人掙錢;合作型。與別人合作,共同招生,輪流授課,掙錢均分,共同受益。輔導班人數從每班五、六個到幾十個不等,且這種地方的輔導班一般收費較低,來去兩便,很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這就使得部分教師在暑假一個來月的時間內小有收入。
外出授課或家教除辦輔導班外,還有部分教師在暑假中紛紛走出校門,拖家帶口,奔向東營、河口、利津等地,給開辦輔導班的人打工上課。也有部分教師自己聯系家教,上門服務。有的教師為了多掙點錢,除給人打工上課外,還多方聯系家教,其勞累程度可想而知。這樣一個月下來,也會有不菲的收入。
手工加工從事這項工作的主要是些女教師。假期中,很多女教師會領上點零活,增添家庭收入。她們有的勾花,有的纏魚鉤,有的織網,有的縫地毯、布娃娃等手工活,大有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之意。這樣一天下來,也會由二三元到十來元不等。盡管收入是少了點,可總比坐著玩強吧?再說了,總不能讓男人說咱是吃白飯的,巾幗不讓須眉,這可是咱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賣苦力您可能不相信,鄉村學校中還真就有那么幾個身強力壯的教師,為了增加點家庭收入,在沒有別的門路的情況下,橫下心來,淚別妻子,踏上賣苦力的打工征程。他們在外主要從事建筑、預制等重體力活。每天早上四、五點鐘起床,晚上八、九點鐘停工,有時工期緊還要加班,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吃著只有在電視中畫面中才會出現的大鍋菜,再加上風吹日曬,其勞累程度令人難以想象!什么飯菜質量,什么師德尊嚴,還有什么比掙錢補貼家用更實際的呢?難怪東營某一職專的教師到我們這兒來招生,聽到這種情況,嘴張得大大的,長時間說不出話來“教師工資不是很高么,干嘛還去干這個?”是啊,咱也納悶,同是教師,同種情況,鄉村、城鎮、條件好的城鎮,那工資相差可不是一星半點了,誰讓咱沒有個好爸爸,誰讓咱在這窮鄉僻壤中當老師呢?不怨天不怨地,就怨我們自己!仔細想來這也沒錯,鄧小平他老人家早就有言在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幫家很多鄉村教師來自農村,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盡管自己脫離了土地,但并沒有脫離農村。村里還有種地的父母,父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做子女的怎忍心坐在家里看電視享清閑呢?于是,脫下西裝革履,換上件舊衣服,奔赴老家,幫家里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兒。盡管這不如打工掙錢來得直接,可父母的笑臉與心里的寬慰可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呀。
暑假中,鄉村的教師為了能讓自己以后的生活質量更好一點,犧牲了本應該休息的時間,多形式勞作,多渠道掙錢。每每看到斯想到斯,作為同類,我心里有種難言的痛楚。思緒飛揚之際,想起了去年國慶節前夕一位同學給我發來的一條手機短信:“值國慶節之際,謹向:表面風光,內心彷徨,容顏未老,心已滄桑,成就難有,郁悶經常,比騾子累比螞蟻忙,比民工兄弟更窩囊的人民教師致敬!”唉,真是無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