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喜薈城的老西安吃了餐飯。
坐下當然第一時間看他的餐牌。如果按他的規模來算,餐牌算是制作得蠻精美的。漂亮的圖片,有些菜更是配上一些典故,很多的菜式也融入了現在的健康低卡路里的元素。但這些都不是引起我驚奇的地方,呵呵,我先講一下能帶給我驚喜的菜名,看看有沒有人能猜到��!第一個是“地耳包子”另一個是“西府地軟炒雞蛋”。我第一時間就想到有什么特別,哈哈,你想到了沒有?知道什么是地耳和地軟了不???哈哈哈,我真是太聰明腦筋轉得太快了,一邊看餐牌,我一邊在心里竊笑,可惜沒有和我實時分享這種自以為天下第一聰明的快樂,因為和我一起吃飯的人一到餐廳第一時間去了洗手間。獨樂樂不夠樂啊~~~~~
想到沒有?!揭謎底吧,哈哈,就是我們鄉下的“地皮菌”。吃過沒有?記得味道如何不?
小時候,春夏初交時,天氣濕潤,天也經常下雨。這時候,在路旁陰濕的地方就會長出外形類似木耳一樣的東西,質感非常的滑、嫩、軟,和木耳比,只是外形像,其它什么都不像了。顏色是極深的綠色,用墨綠來形容正確些。我試過放學后,拿個盆子去外面找那些“地皮菌”,很快就找満一大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很多的雨水,每朵都吸滿了水份,需輕輕的溫柔的拿起它們,它們實在是太懶,太柔弱了。拿回家后,媽媽會拿一個網魚的“絡子”,整個的放在水塘里慢慢的清洗,他們的雜質太多了,第一路邊不干凈,別外也有很多的青草和他們糾結在一起,本來一大盆,洗完可能只剩下一菜碗的份量了。最后怎么個做法,是什么味道我真是不記得了。猜想應該是用辣椒炒吧,反正家里的菜都是辣椒炒的啦,呵呵。
二三十年過去了,現在這么現代化的社會,除了環境骯臟了以外,人也變了,還有誰會吃這些東西啊,大家聽起來都覺得不干凈啦,不知這個餐廳是哪里搞的這些“野味”呢?我稱它為野味是有道理的,它的確是野生的,但不知現在的是不是,因為現在都流行人工種植,不過,如果有人種植這東西,我認為他一定是虧本的,呵呵,我這么喜歡吃懷舊菜的人都不敢吃,只是敢看看餐牌而已,其它吃的人一定只有一小部份的好奇人了,呵呵
家鄉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的,山珍部分有:蕨,小竹筍,菌子,野兔子,野山雞。還有臘魚,臘肉,紅腌魚,豆醬,蕹菜腌菜子,腌芋葉梗,腌炎老姜,還有那些青菜都好吃……
一邊想,口水一邊不停的分泌……
我怎么才能成功減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