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①“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②百年錢學森的故事猶如史詩,包含了上個世紀最驚心動魄的技術革命和政治沖突,包含了一個王朝的瓦解和太空時代的誕生。不過,國際環境的大變遷于錢學森自己的經歷而言,卻顯得簡單而平淡:“我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边@位科學巨擘最終排除萬難回到祖國。他的學問與膽識,他的智慧與情懷,或許為尋找“錢學森之問”的答案開啟了另一扇窗。
③1989年,錢學森獲得當今世界理工界最高榮譽“威拉德W·F·小羅克韋爾”獎章。人們稱他是一個三維科學家,不僅有專業的深度,也有跨學科的廣度,還有跨層次的高度。
④在錢學森兒時,對他影響最大的是父親錢均夫。錢均夫是個業余標本制作家,深諳現代教育之道。他曾告訴兒子,捕捉昆蟲是理解生物學的開始,尋找化石和巖石碎片則可小窺地理學的門徑,學習繪畫則有助于理解美的概念。
⑤夏日來臨時,年幼的錢學森會捕捉蝴蝶,收集標本。他學習鋼琴、小提琴和水彩畫,房間里堆滿了自然科學和數學書籍。
⑥錢學森成年后曾回憶說,“父親為我打開了一個藝術、音樂和文學的新世界……這些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我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
⑦錢學森之母章蘭娟本為杭州富商之女,她家教甚嚴、多才多藝。每天,她督促錢學森按時起床、鍛煉身體、吟詩誦詞。閑時,她為錢學森講述岳飛精忠報國和楊家將血戰沙場,以及孔融讓梨、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發憤故事。母親的諄諄教誨在錢學森心靈上刻下烙印。
⑧錢學森生前自己總結的兩個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讀書的時光,另外一個則是在北京師大附中學習的6年。錢學森入學時,校長林勵儒領導下的師大附中彌漫著開拓創造之學風,在那個積貧積弱年代,這里可謂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沃圃佳苑。在他的記憶中,“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師,常帶學生到野外采集標本,我記得他給我一條蛇,讓我做標本”;“美術老師高希舜(后來成為著名的國畫大師)教畫西洋畫。我買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學畫,后來我畫得很不錯”;“國文老師董魯安教我們讀魯迅的著作和中國古典文學,我對用文言寫文章小品特別感興趣”;“我們的音樂老師用一部手搖的機械唱機放些唱片,教我們學唱中外名曲,欣賞各種音樂,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等。后來,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聲響,一直在我心中激蕩”……
⑨錢學森曾這樣告訴他的學生:“附中給學生創造了一個非常寬松的環境,培養了我的科學興趣�!彼€曾親筆手書一份珍貴名單,列出了給予他一生深刻影響的17個人的名字,其中7人是北師大附中的老師。
⑩其實在錢學森留美期間,他一直心系祖國發展。1947年,他與妻子蔣英在上海結婚時曾考慮留下為國家效力。但當時目睹過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官僚作風后,他失望地返回美國潛心研究。直到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消息傳來,錢學森下定決心要回國。而當時,美國已掀起麥卡錫主義的反共浪潮,非法扣留錢學森行李和書籍的美國當局咆哮,“錢學森無論在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寧愿槍斃他,也不能讓他回到中國”。
?歷經6年波折后,錢學森終于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一償回國心愿。和錢學森一家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的還有二三十名在美國接受過教育的中國學者。10月1日,大家在船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周年,錢學森奏響長笛,妻子蔣英、兒子錢永剛和女兒錢永真則演唱了中國民歌。
?從錢學森回國之日起,中國的空間研究開始高速發展。1956年1月,錢學森主持建立的力學研究所在北京成立;2月17日,他向國務院提交了第一份絕密報告《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這是中國導彈事業的奠基之作,就在這份手稿上,錢學森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發展中國航天技術的建議,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制定了重要的實施方案。
?隨后的日子里,錢學森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和參與制定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1964年6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導彈。4個月后,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進行。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
?錢學森一直拒絕重回美國。即便是在1979年,加州理工學院授予錢學森“杰出校友獎”時,錢學森也沒有改變主意。
?“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起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些平實而高遠的話語,道出了錢學森對祖國的情感和對科學的榮譽感,而它們也正是中國人今天站在巨人肩膀上,得以仰望更遼闊星空的重要原因。
(節選自2011年12月《國際先驅導報》)
5.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北師大附中的六年學習階段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讀書的時光是錢學森形成科學創新意識的兩個時期,這也足以說明讀書深造對創新意識有著重要的影響。
B.面對回國心切的錢學森,美國政府認為錢學森的回國會給美國的對手——中國帶去強有力的軍事技術,所以依照法律扣留了錢學森的行李物品。
C.1955年,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錢學森攜妻兒返回祖國,與他們一起如愿的還有二三十名在美國接受過教育的中國學者。而且文中在此處對錢學森一家人進行了細節刻畫,將其一家人返回祖國時的喜悅心情展示出來。
D.錢學森在新中國的軍事科研領域投入了極大的工作熱情,他親自領導和參與制定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近程導彈和中近程導彈及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兩彈結合”試驗、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
E.作者以平實的敘述語言向讀者展示了錢學森的求學、回國、研究之路,其中偶用描寫,最后作者以議論收尾,借中國的發展表達了對錢學森先生的高度評價。
6.錢學森為什么被譽為“三維科學家”?他擁有如此的榮譽都有哪些必然性的條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請指出第⑥段和第⑧段文字在寫法上的共同之處,并分析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對此有人也曾說過:既然一切都在中國,那你又何必去美國呢,這不是前后矛盾么?請結合文章和實際談談你有何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案 CE
解析 A項,除了這兩個時期,在家中父親的教育也啟迪了他創新意識,且最后一句本文未提到;B項,“依照法律”錯;D項,文中提到的“親自領導和參與的”有“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請點此查看本文完整答案(答案頁第二頁)…更有造詣,而且他在新舊中國兩個時期都有回國效力的想法,只不過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官僚作風讓他感到失望。新中國成立后他又積極回國,并且在回國后不斷地為祖國的軍事科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學術科研是需要增進國際間的交流學習的,所以現今很多人留學國外的做法也是為了提高留學者的研究本領,回國效力,使中國人民更有尊嚴地幸福生活也是中華兒女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