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先生是我國建筑學界一代宗師,畢生為近代中國建筑學術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1961年,他撰文教導清華學生 “求學問需要精,但是為了能精益求精,專的更好就需要博�!薄凹扔兴鶎6侄嗄�,能精于一而又博學;這是我們每個人在求學上應有的修養�!�
梁思成先生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父親梁啟超是中國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著名學者、清華國學院導師。梁思成出生時,正是梁啟超流亡日本之時,他的出生給這個動蕩不安的家庭帶來了欣慰。梁啟超給他取名“思成”,希望他多思而事業有成。
中華民國成立后,梁啟超一家回國,先住天津,后搬至北京。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華學校,開始了8年的清華求學生涯。
清華求學期間,梁思成才華出眾,愛好廣泛,對音樂、美術、體育都有濃厚興趣。梁思成不但多才多藝,還是學生運動領袖之一。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是清華“愛國十人團”和“義勇軍”等社團的中堅分子。一次,梁思成和同學進城宣傳被拘,他與其他人一起堅持斗爭,迫使軍閥政府派一名參議員當眾道歉,在軍樂隊護送下凱旋回校。由于他具有冷靜而敏銳的政治頭腦,被同學譽為“一個有政治頭腦的藝術家”。
1923年梁思成于清華畢業,1924年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學習建筑,開始了作為建筑家的光輝生涯。
梁思成出生之時正是中華民族陷入深重災難之際,在學校和家庭里都受到深切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外求學時,他看到外國博物館收藏著不少被帝國主義掠奪去的我國文物珍寶,看到許多西方國家對古代建筑文物都有妥善保護并有專門機構進行長期而系統的研究,而僅有的幾部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著作都是外國人寫的,深感這是一種民族的恥辱。從那時起,他就下決心要寫中國人自己的建筑史。
在上世紀30年代的動蕩歲月里,梁思成與林徽因以及他們的同仁,以簡陋的交通工具,奔波于窮鄉僻壤與山巒溝壑中,從事艱辛的古建筑踏勘與測繪調查,對中國古建筑研究做開拓性的工作。他堅持調查研究,從總結匠人抄本經驗起步,用現代的建筑表現方法,記錄整理古代建筑遺產,成為我國古建筑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他克服生活和身體上的種種困難,歷經數年完成了《中國建筑史》的著作,迄今此書仍以其先例精當、引文浩博、文字精煉而獨樹一幟。同時他還用英文撰寫了《圖像中國建筑史》等。李約瑟曾稱贊梁思成是中國建筑歷史學家的翹楚。
梁思成是我國近代建筑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他先后創辦了東北大學建筑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梁思成培養、發掘和團結了一大批人才,他經常說“君子愛人以德”,并以滿腔熱情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普遍愛戴。
梁思成認為建筑是人類文化的綜合體,他對文化的理解并非狹義的限于某些學科,而是涉及到更廣更深的領域。他主張建筑師必須有廣泛深厚的文化修養,建筑師的認識領域要廣,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與實踐、心理學家的敏感、文學家的洞察力;但是,最本質的是建筑師應當是有文化修養的綜合藝術家。他強調教育要“理工與人文結合”,認為西方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而人文教育缺乏,形成“半個人的世界”,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養的人只能算半個人,他反對“半個人的世界”。在建筑系課程設置上,他有意識地加強專業課程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認為學術修養要博精結合,“‘�!坏扔诎炎约壕窒拊谝粋€‘牛角尖’里”�!凹扔兴鶎6侄嗄�,能精于一而又博學;這是我們每個人在求學上應有的修養�!薄盀榱撕芎玫厣钊肜斫饽骋婚T學科,就有必要對和它有關的學科具有一定的知識,否則想對本學科真正地深入是不可能的�!�
梁思成先生將自己一生的心血投入教育事業,在以后的幾十年中結出了豐碩成果,清華建筑系人才輩出就是對先生最好的匯報。
(1)下列對傳記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梁思成用英文撰寫的《中國古建筑史》《圖像中國建筑史》,迄今仍以其選例精當、引文浩博、文字精練而獨樹一幟。
B、在動蕩的歲月里,梁思成及同仁克服了重重困難,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采用現代的建筑表現方式,記錄整理了古代建筑遺產。
C、梁思成有狂熱的政治熱情、冷靜而敏銳的政治頭腦,被同學們譽為“一個有政治頭腦的藝術家”。
D、梁思成愛好廣泛,多才多藝,深厚的人文素養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E、梁思成認為深厚的文化素養,專而多能、精而博學是成就一位建造師的決定性因素。
(2)李約瑟曾稱贊梁思成是中國建筑學家的翹楚,為什么?(6分)
(3)請簡要概括梁思成為中國的近代建筑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6分)
(4)梁思成教導清華學生“既要所專而又要多能,能精于一而有博學”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示?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查看完整高中傳記類閱讀訓練答案100則(本題在頁答案第9頁) …③他的“理工和人文結合”的教育思想改變了建筑系課程的設置,“既有所專而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學”的教育思想影響著清華學子,使后來的清華建筑系人才輩出。(每點2分)(4)略(明確觀點給2分應從兩方面來答每點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