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娟娟 傅嘉明《赤子真情劉文典》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①劉文典(1889年—1958年),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聰,字叔雅。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曾任孫中山的秘書。1917年起,劉文典先后在北京大學、安徽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云南大學任教,因學問高深、為人狂、傲、怪,但不失赤子之情而聞名學界。
②1917年,陳獨秀任北大文科學長,聘劉文典為中文系教授。劉文典對莊子研究頗深。192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專著《淮南鴻烈集解》,從此聲名大振。在北大,劉文典講《莊子》,第一句都是:“《莊子》嘛,我是不懂的嘍,也沒有人懂!”學生問他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劉文典感慨:“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我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嘛……還不曉得!”
③1929年,劉文典任安徽大學校長兼文學院長,恰逢學潮,蔣介石經教育部下達的文件,“責難”他縱容學生鬧事,“責令”他交出肇事學生,并“傳喚”劉文典到南京悔過。劉文典出發前一肚子怨氣:“我劉叔雅并非販夫走卒,不應對我呼之而來,揮手就去!我師承章太炎、劉師培、陳獨秀,參加同盟會,曾任孫先生秘書,聲討過袁世凱,蔣介石一武夫罷了,能奈我何!”劉文典見蔣時,頭戴禮帽身著長衫,昂首闊步,飄然而至。蔣介石見劉文典時面帶怒容,既不起座,也不讓座,沖口即問:“你是劉文典么?”這一下把劉文典的狂勁激怒了,也不含糊:“‘文典’是長輩叫的,不是哪個都有資格叫的。”蔣介石一聽,拍桌子吼道:“無恥文人!你慫恿赤黨分子鬧事,該當何罪?”劉文典也應聲反駁蔣介石,并大聲呼喊:“寧以義死!不茍且生!”全力向蔣介石撞去,幸被侍衛擋住。蔣介石吼叫:“瘋子!瘋子!押下去!”事情傳開,舉國嘩然。安徽大學師生組織了“護校代表團”,并與其他學校學生400余人到蔣介石處請愿。劉夫人張秋華也趕到南京找蔡元培。蔡元培、胡適、蔣夢麟等人致電蔣介石,歷述劉文典的治學為人,說他只是一時出言不遜,“力保無其他事”。在輿論壓力之下,劉文典7天后被保釋,責令他離開安徽大學。事后,劉文典拜訪老師章太炎,章太炎聽說他面斥蔣介石的始末,想起三國禰衡擊鼓罵曹的典故,大為振奮,抱病提筆,送給學生一副對聯:“養生未羨嵇中散,疾惡真推禰正平。”
④九一八后,廣東軍閥陳濟棠準備反蔣,借劉文典罵蔣之名,重金聘他去廣東。劉文典識破陳濟棠的用心,感嘆說:“日寇侵華,山河破碎,國難深重,理應團結抗日,怎能置大敵不顧,搞什么軍閥混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堅決退還禮金。不久,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電邀劉文典,擔任清華國文系主任。
⑤劉文典在清華任教時,有一回需要查閱某佛經善本,聞說西山香山寺有此善本,但寺院有嚴格規定,借閱者必須在寺內念經堂正襟危坐,且必須用寺院制作的蔑竹片翻閱,違者受罰。劉文典是知名學者,方丈特許他借閱。劉文典也承諾,嚴守規定。方丈離開后,劉文典靜坐默讀,久之困乏,見室內有一空床,又無僧人陪守,便持書臥床閱讀,不料竟睡著了。夢中受到撲打,聽到罵聲,睜眼一看,方丈斥責:“施主言而無信,竟把佛經丟在地上!”劉文典一邊認錯,一邊“抱頭鼠竄”。轉念一想,外面僧侶眾多,如此狼狽,丟人現眼,只好以退為進:“君子慎獨,不可無信,該打該打!”
⑥1938年,劉文典逃離日本占領下的北平,來到昆明西南聯大,主講《莊子》、《文選》。大名鼎鼎的吳宓教授常來聽課,每次總是坐在最后一排。劉文典講到得意之處,常會抬起眼睛朝最后一排問:“雨僧兄以為如何?”吳宓這個時候一定起立,畢恭畢敬,一面點頭一面說:“甚是高見,高見甚是。”全場學生無不相顧莞爾。久而久之,成為聯大一道風景。
⑦又有一次,劉文典教《文選》,講了半小時,宣布:“今天的課到此為止。”學生們都以為他又受了什么刺激,要將哪位名人大肆品評一番,正欲洗耳恭聽。劉文典接著說:“余下的課改到下星期三的晚上再講。”這下,學生們就搞不懂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了。在學生們疑惑的眼神注視下,劉文典揚長而去。等到了下星期三的晚上,劉文典通知學生都到校園里的一塊空地上集合。等大家都坐定后,劉文典出現了:“今天晚上我們上《月賦》。”這時候,滿臉疑惑的學生們豁然開朗,原來當天是農歷五月十五,一輪皓月當空,確是上《月賦》的最佳時間。學生們圍坐一圈,靜聽劉文典論講《月賦》。他時而仰頭問月,時而高聲吟誦,旁征博引,妙語連珠,將充滿新奇感與求知欲的學生帶進人生與自然交融的境界。
⑧從劉文典的“狂”、“傲”、“怪”中,我們依稀看到了魏晉人物的風采,無虛飾、不矯情、不失赤子之真,這種率真和坦蕩在今天尤顯得可愛與可貴。
(1)下面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這篇傳記記述了劉文典在北大講《莊子》時的幽默語言,這樣寫既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又突出了人物性格。
B.在學潮事件中,劉文典惹怒了蔣介石,他寧以義死,不茍且生。后由于他在學界的影響大,蔣介石最終釋放了他。
C.學潮事件后,章太炎先生送給劉文典一副對聯:“養生未羨嵇中散,疾惡真推禰正平”。從中可以看出劉文典的正直人格。
D.劉文典在西南聯大易時易地給學生講授《月賦》,將學生帶進人生與自然交融的境界,體現了他在教學中很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E.本文通過對劉文典先后在北大、安大、清華、西南聯大等地任教時生活片段的記述,勾勒了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者形象。
(2)劉文典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簡析。(6分)
(3)章太炎為什么把劉文典比作三國時期的禰衡?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6分)
(4)文中說:“無虛飾、不矯情,不失赤子之真,這種率真和坦蕩在今天尤顯得可愛與可貴,”請結合全文,聯系現實談談你對“文人之狂”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B D
(2)①“狂”。因對《莊子》研究頗深,故狂傲地稱而今懂《莊子》的唯他一人。②“傲”。學潮時,見蔣介石時針鋒相對,直面斥責。③“怪”。在西南聯大授課時,課堂上問大名鼎鼎的吳宓教授和在月圓之夜講《月賦》。
(3)①劉文典面對蔣介石的刁難,堅持平等對話,捍衛大學的獨立和人格的尊嚴;②這與禰衡擊鼓罵曹一樣,表現出敢于蔑視權要、據理力爭的精神;③章太炎對蔣介石羈押劉文典不滿,借此表示對劉文典的支持和贊賞。
(4)文人之狂,很多時候是率真、坦蕩的真情流露。劉文典為人氣節而狂,為大學獨立而狂,為真才實學而狂,為國家命運而狂。他的狂傲自負是建立在真學問、真性情的基礎上的,他的狂是對權貴的蔑視,是對尊嚴的堅守,是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的氣節,又是五四時期科學民主自由精神的張揚。
【解析】
(1)試題分析:B項是在輿論的壓力之下。D項側重于他的“怪”。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既涉及到了對文中字詞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還涉及到了對文章結構、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時要認真閱讀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結構,研究技法。 #免費搜題
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傳主的形象分析,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注意通讀全文,篩選出有關傳主言行的內容,然后歸納分析傳主的性格特征。本文第一段中“為人狂、傲、怪,但不失赤子之情”,總述了劉文典的性格特征,下文的內容就是分別印證這些特征,因此,考生只需抓住“狂、傲、怪,”這幾個字來分析即可。
考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試題分析:傳記中引入他人對傳主的評論,目的是為了突出傳主某方面的特點。本題解答時要注意在原文中找到題干所指段落,然后結合上下文語境來分析。從文本看,“章太炎聽說他面斥蔣介石的始末,想起三國禰衡擊鼓罵曹的典故”,也就是說章太炎認為劉文典面斥蔣介石與三國時期的禰衡罵曹操有相似性,那么考生只要分析出有哪些相似性,表現出劉文典什么樣的性格特征就可以了。
考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題,由作品中的句子要求考生來分析傳主的性格或作者的觀點。這類題目解答時首先應解讀所給句子的含義,然后用傳主的經歷或品質來驗證這一含義,再聯系現實談自己觀點即可。組織答案時注意觀點鮮明,自圓其說。本題所考查句子在文章結尾處,是對劉文典品格精神的綜述性評價,點明他狂傲、率直、坦蕩的真性情。
考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