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①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國快速地發展和普及,大量傳統媒體、政府機構、公私企業、公眾人物入駐微博。隨著微博對社會生活的日益滲透,微博充分彰顯了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
②長期以來,傳統媒體一直身兼雙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議題主導者。受眾作為信息傳播的終端,對新聞信息的處置是完全被動的。微博的興起徹底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專業主義壁壘”,為普通公眾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的話語平臺。這是一個“人人都能發聲,人人都可能被關注的時代”。任何人只要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和設備,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甚至成為“公民記者”。微博關于突發事件的報道已達到“秒互動”地步,它可在幾秒鐘內向用戶報道事件實況,用戶甚至可以不到1分鐘就做出反饋,其實時性、現場感以及快捷性,超過了傳統媒體。
③微博帶來的改變已經不只是媒介傳播方式的改變,而且是新聞傳播主體的移位�,F代社會快速發展,信息瞬息萬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涌現;受人力、物力等條件的限制,任何傳統媒體不可能在全國各地都設立分支機構,更不可能將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數量龐大的微博則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無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以一種旁觀和參與兼備的姿態,注視和記錄著身邊發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為多元化的觀點和方式對事件進行傳播和詮釋。
④微博在直接發掘新聞議題的同時,也從傳統媒介那里“搶”走了部分議題設置權。目前國內正在形成一種新的輿論機制,即微博率先報道,傳統媒體不斷跟進,通過議題互動,共同掀起輿論高潮。 2011年1月26日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某教授設立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僅開通10余天,粉絲數量達到16萬多人,有1000余張網友拍攝的乞討兒童照片被發布在微博上。截至 3月8日 ,通過網上照片辨認,已發現被拐賣兒童6個,目前他們已被解救。
⑤作為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的媒介結點,微博在用“微力量”改變中國媒介生態的同時,也見證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目前, 微博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ヂ摼W數據中心調查報告顯示, 微博用戶使用微博發布信息、記錄心情、消磨時光、結交朋友、拓展知識、討論同感興趣的話題、關注有興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網絡,重塑了社會關系的總和。它甚至聚集民眾的智慧與力量,通過關注來改變社會,微博的社會救助和社會公益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⑥透視中國的“微博熱”,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變式的傳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決定了微博的影響力及其發展趨勢。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和深化,越來越多的機構與個人入駐微博, 微博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摘自《現代傳播》2011年第4期)
10.下列有關微博“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專業主義壁壘’”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微博的興起可讓普通公眾從新聞信息的受眾變為信息的傳播者。
B.微博對于突發事件的報道比傳統媒體更快捷更易搶得報道先機。
C.微博可以一種更為多元化的觀點和方式對事件進行傳播和詮釋。
D.微博具有強大的直接發掘議題的能力并引領著公共輿論的走向。
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微博直接對傳統媒體的權威地位形成挑戰,獨特的優勢使受眾不再是信息傳播的終端。
B.“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事件說明,微博的率先報道能引起社會形成新的輿論機制。
C.微博成為了公眾新的生活方式,它促進了社會的交往,對社會關系的總和進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傳播方式、媒介融合決定了其影響力和發展趨勢,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12.綜觀全文,“微力量”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3分)
參考答案:
10.D(D 項“并引領著公共輿論的走向”錯。文章談到國內新的輿論機制時說:“微博率先報道,傳統媒體不斷跟進,通過議題互動,共同掀起輿論高潮共同掀起輿論高潮�!惫蕬俏⒉⿲草浾撚杏绊�,但并不意味著引領。(3分)…點此進入高中說明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100則查看完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10頁)…12.①微博主要給傳統媒體在媒介傳播方式和新聞傳播主體兩方面帶來了改變。②微博具有強大的設置議題的能力,影響公共輿論。③微博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產生了影響。(3分。一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