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常沙娜離開敦煌去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院美術學院留學。這一年,常書鴻籌備“敦煌藝術展覽”,常書鴻的好朋友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也來了。常沙娜記得,林徽因當時已經身患肺結核,但他們看了很久,“林徽因看到那些歷代壁畫的摹本很是興奮”。
1954年文化部�?顬檠芯克徶昧艘慌_發電機,使得美術組在夜晚也可以工作。1959年,經過常書鴻帶領工作人員的整理和保護,莫高窟呈現出新的面貌。
1994年,常書鴻去世,他的骨灰就埋在黃土飛揚的莫高窟,他是敦煌的守護神。
(節選自
【相關鏈接】
①
②常沙娜:我國著名的藝術設計教育家和藝術設計家、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51年初回國,先后在清華大學營建系、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染織美術設計系任教,有《敦煌歷代服飾圖案》及合編的《敦煌藻井圖案》、《敦煌壁畫集》、主編《常書鴻、呂斯白畫集》、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織繡印染集》及《常沙娜花卉集》、《中國當代織染刺繡服飾全集》等著作。
9.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敦煌珍貴文物雖多,但破損、流失較多。如今歷經敦煌“守護人”的搶救與保護,敦煌藝術之美終于展現在世人面前,并經有識之士創造了敦煌學。
B.敦煌藝術吸引了國內大批的文學藝術家,他們從不同領域對敦煌藝術品進行系統的研究,形成了敦煌學。
C.常書鴻留學期間,在老師的書攤中看到了“敦煌石窟圖錄”,給他以強烈的震撼,回國后便經由他的好友推薦,直接招募成員奔赴敦煌進行研究。
D.常書鴻的妻子最終離開了從事敦煌學研究的丈夫,也足以說明敦煌研究既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與挑戰,又說明這里的研究更需要專業人士的加入。
E.妻子離開常家后,常書鴻的女兒只能中斷學業成為家中的支柱,這也說明常書鴻不僅要面對敦煌的困境,還要承受家庭的痛苦。
10.為什么稱常書鴻為敦煌守護人?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11.敦煌的守護人都曾面臨過哪些困難?請結合文本分析。
12.常沙娜也曾輟學在家照顧弟弟,而后來她卻成為專家。請結合文本談談你是如何看待她的成長之路的。
參考答案:
9.A 3分,B 2分,E 1分。
10.(6分)常書鴻在留學期間的意外發現,使得他對敦煌石窟藝術有了關注;被推薦為國立敦煌研究所籌委會副主任后,帶領成員不辭辛苦開展研究工作,又攜帶家人到敦煌開展研究,經過常書鴻與研究所成員不懈的整理、保護,使得敦煌石窟呈現出新的面貌;他去世后,他的骨灰埋在黃土飛揚的敦煌,。所以稱他為“敦煌守護人”(敦煌守護神)。
11.(6分)敦煌洞窟破損嚴重,難以開展工作;研究人員較少,工作任務繁重;環境極差,黃土飛揚,路途遙遠;生活條件也是極差的(環境包含在生活條件中也可以,單獨強調也可以,答出三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