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家是一個美好的字眼,人們都愛自己的家,因為愛就產生了護短之心,于是“家丑不可外揚”。
⑵然而,如果愛,請真愛,真正的愛,不是隱瞞丑惡,佯裝美好�!凹页蟆笔冀K是“家丑”,不會因為不揚而消失,更不可能變為“家美”。所以,家丑不怕外揚。
⑶傳奇作家柏楊曾說過:“我們的丑陋來自我們不知道自己丑陋�!彼摹冻舐闹袊恕啡缤幻骁R子,照見了一代中國人,也刺痛了一代中國人。所謂愛之深,痛之切,面對隱疾,唯有直面,方能解決。
⑷家丑不怕外揚,是勇于自省,敢于擔當的大無畏精神。
⑸1970年的一個蕭瑟冬日,剛剛上任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全世界的注目下,跪倒在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這位二戰中反納粹的英勇斗士,替所有必須跪而沒有跪的人跪下了。
⑹他這一跪,讓德意志站了起來。
⑺二戰后,聯邦德國開始陸續向遭受德國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遺屬支付巨額賠款,教育部門則將法西斯暴行列為歷史教科書的中心內容,強調“關鍵的任務是教育下一代”,要“將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的職責視為己任”。
⑻于是,勇于承擔歷史責任的德國回到了歐洲的懷抱,也回到了世界舞臺。
⑼說到底,家丑不怕外揚,是對真理的堅持。
⑽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并不因為柏拉圖是他的老師,而不去批評柏拉圖的缺點和錯誤。有的人指責他背叛了老師,亞里士多德對此回敬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⑾沒有家丑不怕外揚的勇氣,沒有追求進步的堅持,亞里士多德早已“泯然眾人矣”。而從整個哲學史來看,人類精神探索的腳步,或許要放慢很多年了。
⑿那么,對那些溺愛、盲愛、濫愛家的人,我們也要勇于說一句:“吾愛吾家,吾更愛真理!”如果我們堅持真理,不懼自省,我們就能擁有更美好的“家”。
⒀那么,家丑何必怕外揚?
1.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2.通讀全文,說一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證明自己的觀點的。(3分)
3.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舉一例,并說出其作用。(4分)
4.聯系上下文,說一說第⑹自然段“他這一跪,讓德意志站了起來�!本渲小罢尽钡木唧w內涵。(3分)
參考答案:
1.(3分)家丑不怕外揚
2.(3分)“面對隱疾,唯有直面,方能解決”的求實態度;勇于自省,敢于擔當的大無畏精神;是對真理的堅持。
3.(4分)舉例論證(1分)列舉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跪倒在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的事例,(1分,其他兩例亦可)具體有力地證明了“家丑不怕外揚,是勇于自省,敢于擔當的大無畏精神”的觀點。
4.(3分)德國回到了歐洲的懷抱,也回到了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