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步走進了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可以創設一個優良的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觀、生動活潑的視覺信息,并配上文字與聲音,圖、文、聲、畫并茂,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多元化,從而提高教學教學質量�! �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語文教學 運用
正文: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產生了優化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其教學中的應用�! �
首先、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1、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形象、直觀的效果,解決難點�! �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借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計算機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激活學習的內因。如教《海底世界》一課,課文的重點是要使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在什么地方,學生很難理解這一點,為了平緩教學的坡度,突破這個難點,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氣氛,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錄像這一電教媒體,讓學生觀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輔之以配樂解說,讓學生真切地體味海底景色的神奇與絢麗。使學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率�! �
2、利用多媒體有助于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 �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古代詩歌占有一定的比重。這些詩歌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因而古詩教學一直是小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在古詩教學中采用電化教學媒體并合理地運用,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想象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的學習理解,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如古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錄像就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籠,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障,而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錄像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給學生以美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考,很快從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處:“升”字僅僅只能看到煙霧升起,不一會兒就散去;而“生”字還含有“產生”的意思,這說明香爐峰始終處于云霧級繞之中。通過此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體會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情色彩�! �
3、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激發學生樂于寫作�! �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即使寫了也是三言兩語,且病句錯字連篇。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選用視聽媒體創設情景,強化學生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庇辛伺d趣,就讓他們產生寫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如在一次中,我讓學生寫《夸夸我的好媽媽》、《媽媽,我想對您說……》等,我想到他們容易寫空話、套話。為此,我設計了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樂曲聲中,讓學生看從VCD碟片中轉錄的《懂你》,那樸實而真摯感人的畫面及凄婉動人的音樂強烈地沖擊著學生的感官,學生的寫作欲望被激發,完全進入角色,紛紛拿起筆,將心中對媽媽的愛盡情地寫出來。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時選用錄像媒體的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齊上陣,讓他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不斷將間接經驗內化為直接經驗和表象,豐富了寫作素材�! �
4、運用多媒體,再現情境,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
在閱讀教學中,計算機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將學生的思維過程與動畫演示有機結合,運用求異思維,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帶有個性的答案來。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課文最后一句:“狼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卑凑枕樝蛩季S定勢,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為了點燃學生獨創思維的火花,教師采用求異法,邊用電腦演示狼惡狠狠撲向小羊的動畫邊有意提問:“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學生說:“狼向前撲的時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蔽译S機演示出狼掉進陷阱里的樣子,同學們看了高興地直拍手,求異思維一下活躍起來。有的說:“狼向前撲的時侯,小羊一躲,狼一頭撞在大石頭上�!庇械恼f:“狼向前撲的時侯,被樹后的獵人一槍給打死了�!庇钟幸粋€學生站起來大聲說:“柔弱的小羊從力氣上斗不過狼,可是它憑自己的聰明智慧,從理智上斗倒了狼,躲過了這場劫難�!睂W生們突破了思維的定勢,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來的愿望聯系在一起,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
其次、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促使學生手腦并用,思維集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力把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
1、圖文并茂,培養學生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
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在語文課課堂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恰當地采用多媒體,啟發學生由眼前的景象,聯系生活想象可能發生的變化,從而加深對眼前事物的認識,豐富觀察的感受。 如教學《荷葉》一文時,課文中語句優美、用詞精確,有一種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美呢?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作了如下設計:
(1)、配樂示范朗讀,把學生帶進優美的情景之中。
(2)、學習荷花的樣子時放一段有關荷花的錄像片,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并展開討論,體會荷花的千姿百態,荷葉的挨挨擠擠。
(3)、學生配樂讀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通過填空練習,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加大訓練力度。這樣,不但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了多方面素質的提高。
2、以說促寫,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
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為學生的說創設情境。就以指導學生寫“可愛的小動物”為例吧,當學生觀察了熟悉的小貓后,我很自然地用一句過渡句:“其實,在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不信你們瞧!此時,在屏幕上顯示出很多種小動物。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學生面對這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歡呼雀躍:“呀!怎么有這么多小動物?”“有趣!”我緊接著問:“想不想給大家介紹?”“想!”學生的表現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我再因勢利導:“請你們按老師講的觀察方法加以觀察,然后選一只你最喜愛的小動物向大家介紹,比一比誰介紹得最完整�!滨r明生動、聲情并茂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愿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這時我再讓他們同桌對說,小組討論,大家交流,學生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個個說得開心,這也為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多媒體教學是以多媒體計算機、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投影儀等硬件設備為平臺,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課件)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形式。它集聲、文、圖、形于一身,具有直觀形象、活潑生動、時代感強、信息量大、操作簡便等特點�?梢哉f,多媒體介入教學領域,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也優點,將不僅擴大了知識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語文課堂,還優化了課堂結構。降低了教學的難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
參考文獻:
【1】《語文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社
【2】 《小學語文教學法》.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論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特點與作用》.李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