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讓作文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一種綜合能力的反映,是作文教學、乃至語文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作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空虛、語言貧乏、視野狹窄、缺乏新意······“循規蹈矩”已成了主潮,如以“同情”為話題寫作,許多學生都想到了“乞丐”,這樣“千篇一律“的現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創新�! �
那么,怎樣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首先是跳出課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學生交際面窄、完全接受統一的文化,是造成其生活底氣不足、作文內蘊淺薄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著力推動寫作主體由狹小自我向廣大社會的開放,使校園生活與社會有機接軌。將單純自我表白式作文著眼點轉向對各種社會現象、媒體熱點、新聞事件或人物的品評�! �
其次是要跳出教材小書,放大閱讀范圍。有限的、僵化的、程序化的課內閱讀,必然造成學生行文枯燥乏味、套話連篇。因此我們應力主強化課外閱讀,多讀新鮮活潑的時文,包括對科技、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等多領域的廣泛涉獵,激活思想,擴大詞匯量;甚至要多背誦一些被歷史證明具有悠久人文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杰出詩文,儲存在大腦的記憶庫中,它們不僅會給生命提供清澈不竭的文學和語言的滋養,而且融合在詩文中的風骨、情操、志向和智慧還將成為提升人生品位和人生境界的重要人文資源�! �
第三,還要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筆發展語言運用能力。有些在文學創作上很有建樹的作家,實際上并未接受過系統的語言文學教育,他們的成功主要源于生活風雨和經久不輟的寫作訓練�! �
第四,教師自身要具備創新思維的新觀念,科學地進行作文教學。在教學中,不過分強調對學生作文寫法的指導,要突破那根深蒂固的作文教學模式的禁錮與支配,深入挖掘作文與寫作的本質內涵,理清作文教學與生活、思維、語言的內在關系,在不斷調適、突破、拓展中形成新的作文理念,然后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
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去“悟”,去“想象”。這就需要先架設好溝通與學生心靈對話的橋梁,推心置腹、循循善誘,深入到學生思想中去,了解學生的“青春沖動”,找出學生最需要的人生體驗,并滿足其需求,具體過程是:
一、創設情境。它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鎖匙,有了良好的創作環境,才能更好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創新。所以,我們也不必拘泥于在課堂上引導,可以指導學生走進生活、走向自然,開展課外郊游活動,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也可開展藝術欣賞,感悟創新之美的同時,啟發學生再造想象�! �
二、要打破思維定式,引導學生創新。我們要特別強調學生寫作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同中求異”,寫作“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章來。一句話,作文要體現自己獨到的東西。作為教師要不斷地調整學生的思維方式,使他們從思維的各個層次出發,對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變量的系統考察,隨機應變,在全面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中轉化創造出“新概念”作文。具體說來,可從三方面著手:
1、立意新、題材新。這就是要求文章所寫的內容不要與別人所寫一樣。要寫,就要寫其他人尚未發現或不尚發現之處。例如:以“春”為題作文,課外先讓學生感受春天景象,課堂上我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問:“春天有什么特點?”答:“它能給人帶來生機、希望,帶來美好景象�!庇謫枺骸笆遣皇侵挥写禾斓木吧庞羞@一特點?”答:“不是�!苯又艺f:“那就對了,例如一切美好的事物開頭就是‘春’,因為它能給人帶來希望、想象。其實,生活之中‘春’無處不在,只要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環境、氣候、季節、天地,甚至人、事、物等都蘊含‘春’的消息。下面大家盡情發揮想象,舉手回答�!币晃粚W生說:“鳥媽媽肚子里的孩子是‘春’,因為春天是新生命的開始,它喻意孩子的成長,是鳥媽媽的希望�!蔽亿s緊鼓勵說:“很好,有創意�!苯又陀性S多同學踴躍發言�!耙晃簧砘贾夭〉暮⒆釉谟H友的關懷下身體恢復得越來越快,他感受到冬天將要過去,春天的腳步近了�!薄爸袊谴禾�,因為它發展越來越快,使人看到了希望。啊,中國,春天!春天,中國�!薄ぁぁぁぁぁた吹贸�,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激發出來了。這次的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文簿上,有些同學還對春游更深一層的理解,說:“春天是愛苗的成長,它使我們心中充滿愛,滋潤著我們彼此的心靈,洗去我們的污穢,讓我們感到有重生的力量�!笨�,說得多好啊。其實,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多門的活躍,只是有待我們去“挖掘、激發”而已�! �
2、結構新、語言新。這也是寫作之中引人注目之處。運用得好,它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我們要遠遠擺脫那種古老的三段式,學習人家創新的結構形式。如今出現了日記本、自傳體、小標題式、題記、記者招待會,甚至是物理實驗報告、幾何證明等新穎形式,這些新穎的結構形式我們要鼓勵學生去學,適當地用,即使運用不夠好,也要多加鼓勵,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創作的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在語言方面,或莊嚴肅穆、或誠懇熱情、或犀利潑辣、或幽默風趣、或憤怒抨擊······可以把事物擬人化,以增添文章的生動性,有時甚至還可用古文的語言形式�?傊�,不拘一格,只要學生能盡情發揮、運用自如即可�! �
三、鼓勵擇優學生的思維方式,讓那些不敢下“水”的學生下“水”。作文能力比較優秀的學生,他的思維能力相對而言比別人要活躍,我們要利用這優勢,適時地引導學生創新,鼓勵擇優學生的思維方式,以此來觸動那些創新能力較緩的學生,讓他們那種稍微蠢蠢欲動的心得以淋漓盡致的表現,鼓勵他們要勇于下“水”,能見“水”不怕,不要怕被別人嘲笑,有老師撐腰呢。記得有一次作文課上引導學生寫“我的老師”,我發現班里有一位平時很膽小的同學欲言又止的樣子,連忙提問�!懊x······”話沒說完,同學們哄堂大笑起來。這位同學頓時面紅耳赤,不敢言語。我連忙打破僵局,說:“害蟲就沒有什么地方值得學習嗎?多么富有創意,大家鼓勵一下�!敝灰娺@位同學說:“毛毛蟲走路緩慢,但所走之處都留下自己的腳印,這正如學習一樣,要一步一個腳印,老老實實的學,才能打好基礎,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是我的老師�!薄罢f得太好了,所以我們萬不可嘲笑任何一位同學的奇妙想象,扼殺大家的創新能力,是嗎?”
再者,在引導學生創新的同時,也要注重文章的真實性。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憋@然,一切的語言表達技巧和謀篇布局的本領,如果與情感比較起來,顯然放次要的位置�?梢�,真實是作文的生命,感情是作文的血肉,真實永遠是作文創新的靈魂。一個人即使有了奇妙的創新思維,假如所寫之事一點真情實感都沒有,那文章只不過是一具“空骨骼”而已,沒有血肉,又如何使人信服呢? 21世紀是競爭的社會,競爭的社會對人才的創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作文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地激發學生的作文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作文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