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2.了解《禮儀》有關的知識。3.重視朗讀,提高朗讀能力,疏通文意,并背誦默寫全文。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2.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3.聯系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本文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大膽追求理想的智慧和精神,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難點:
1.要求在反復的誦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背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聯系《桃花源記》,并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法。3.探究創新法。
教具準備:知識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本課參考資料集:/teach/15150.html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1—2分鐘)
同學們我們剛學過的21課《桃花源記》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的儒家著作《禮記》中已作了闡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了解兩千年前人們的理想社會呀?想�。�5--20分鐘)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邊讀邊圈畫生字詞,排除朗讀障礙。
提示重點詞語: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guān)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職分,指職業音fèn
h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2.可以每小組推選一位朗讀能力好的同學朗讀。
3.指導誦讀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疤煜隆比溆梅至姓Z氣讀。b“不獨親其親……男有分,女有歸”是排偶句式,應讀出層次感。c“故外戶而不閉”后停頓稍長。d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4.理清文意
1.同學們放聲讀課文,并分學習小組結合注釋、工具書對文章意思進行梳理,同時解決其它問題,如果個人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解決。
2.檢查對文章意思理解。
四.討論下列問題,(以學習小組形式),初步形成背誦思路。(5--10分鐘)
1.“大同”社會的總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語句,并作解釋�! ”菊n參考資料集:/teach/15150.html
明確:“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之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講誠信尚和睦。
2.課文從哪幾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明確:這個問題歸納為三個方面:①人人都得到全社會的關心(滿足生存需要)�!安华氂H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是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對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要做合適的安排。特別是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充分體現社會的關愛。②人人安居樂業的生活(滿足發展的需要)�!坝蟹帧本褪怯邪捕ǖ穆殬I,能安心的工作;“有歸”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惡……于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心;“力惡……為己”是說人們在共同的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竭盡全力去工作,工作者并快樂。
3.任何想象都是根植于現實土壤中的,文中有無現實社會的影子?
明確: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拿現實生活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避”的和平、安定的社會。這些已經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
五.探究性思維訓練(以學習小組討論完成)。(5--10分鐘)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理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這是兩道開放性的題目,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回答。)
六.課堂小結:(1—3分鐘)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著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兩千年來它一直是我們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同學們,讓我們齊心協力,為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七.后記:
板書
大道之行也《禮記》
天下為公
“大道”總特征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大同”的
理想社會
社會的關心 本課參考資料集:/teach/15150.html
“大同”基本特征安居樂業
精神愉悅
原陽縣祝樓鄉第三初級中學祝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