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位于中國粵北山區,是粵湘贛三省的交界地帶,北接湖南,東鄰江西,西靠清遠,南臨廣州。
韶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韶關的人類歷史可上溯到距今十萬年前,這已被曲江“馬壩人”頭骨化石的發現所證。三國末年(公元265年),吳主孫誥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關市區)實,是韶關市郡之始。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設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縣武水邊開設稅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原設于南雄的太平關移至曲江湞水邊,后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稅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韶關人杰地靈,孕育了唐代名相張九齡、劉瞻,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杰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選擇韶關為其禪宗南派的發祥地。韶關作為“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搖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