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簡介
漯河市地處中原腹地,轄郾城、臨潁、舞陽三縣和源匯區,面積2617平方公里,人口245萬,城區面積28平方公里,人口34萬,是河南省內陸特區。
漯河市屬于溫暖性季風氣候。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全市累年平均氣溫為14.6℃,7月份最熱,累年平均氣溫為27.5℃;1月份最冷,累年平均氣溫為0.5℃。全年無霜期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為749.2─845.2毫米,日照時數為2187─2359小時。
漯河歷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
舞陽縣賈湖址,發掘出土了8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號和用猛禽骨管制作的七音骨笛。甲骨契刻符號比安陽殷墟甲骨文早四千年,比素稱世界產生文字最早的文明古國埃及的象形文字還早一千多年;骨笛已具備七音節結構,可以吹奏旋律,在世界音樂史上屬最早的實物發現。
勤勞樸實的漯河人民,為這塊土地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古跡名勝。
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于公元前656年率八國諸侯在召陵會盟聯軍伐楚,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多國聯合作戰;
東漢召陵人許慎,歷時二十二年編撰了中國第一部漢語大字典《說文解字》,它集文字、音韻、訓詁學之大成,是研究先秦以前文字的階梯和橋梁;
宋代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郾城決戰”大破兀術精銳“鐵浮圖”和“拐子馬”,旋又在穎昌(河南臨潁)擊敗金軍十二萬,收復中原指日可待,但南宋高宗先后發出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現商橋鎮有2道金牌接到處;
抗金名將--岳家軍先鋒官楊再興在宋金”商橋之戰”中率先沖陣,以少勝多,臨危不懼,最后馬陷淤泥,被金軍亂劍射死,尸體火化后留下箭鏃二升。岳飛用兵刃刻“楊再興墳墓”于石上,立于碑前。按將軍遺愿,其陵園面北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