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涵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詩人的高度自信�! �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
(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借景抒情 是屬于間接抒情的一種。作者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等都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例如,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出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的感嘆�! �
端居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
三、四兩句有什么藝術特點?試簡要分析�! �
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悲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此對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例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借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張先的“云破月來花弄影”,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寫情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
五、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或感時傷世、憂國憂民、壯志難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