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為了實現文字變倍和變形時的高度保真,我國又自主發明了用參數信息進行控制的獨特方法,從而為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制掃除了又一個障礙。這項發明是世界首創,比西方早了10年。當外國電腦企業大舉進軍我國市場的時候,唯獨在出版領域,來華研制和銷售照排系統的英國蒙納公司、美國王安公司和日本寫研、森澤、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中國市場。國產照排系統在與國外產品激烈的競爭中大獲全勝。
我國精密漢字照排系統的自主創新與成功研制,標志著中國計算機編輯排版系統和漢字信息處理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大步跨進“光與電”時代。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寶等相關文章)
3. 下列為“材料二”所擬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激光照排系統原理及其使用 B.漢字照排技術的突破與創新
C.高速廉價的先進漢字照排機 D.漢字信息處理技術領先世界
【參考答案】B
【解析】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材料二探討的主體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而C選項的主語是照排機,D選項的主語是漢字信息處理技術,故可直接排除。根據材料可知本文的行文思路為首先介紹第四代排字機使用的激光技術的地位和意義,然后說我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所面臨的問題,最后介紹我國漢字照排技術系統的自主創新與研制成功,并闡述其意義。故可直接排除A選項。
4. 根據“材料二”,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研制過程中,不屬于技術難關的一項是(3分)
A.字模存貯 B.漢字信息壓縮
C.文字變倍 D.激光逐線掃描
【參考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研制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關”可定位于材料第2段第一句話“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采用第四代排字機的激光技術,但要解決字模存貯、文字變倍、激光只能逐線掃描而不能逐字掃描等關鍵問題。”A、C、D均原文再現,答案為B
5. 下列對“材料二”中出現的詞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凹凸:兩個字書寫的第一筆都是“∣(豎)”。
B.橫亙:“亙”讀音是“gèn”。
C.存貯:“貯”讀音是“zhù”。
D.另辟蹊徑:“辟”也可以寫成“僻”。
【參考答案】D
【解析】另辟蹊徑, lìng pì xī jìng 辟,開辟 。詞義為另外開辟一條路。比喻另創一種風格或方法。而“僻”有①偏,距離中心地區遠的②不常見的③性情古怪的意思,均不符合另辟蹊徑的詞義,因此答案為D
材料三
21世紀的中國,期待著更多的自主創新。如何實現自主創新,無疑是擺在中國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近代科學產生于西方,中國的現代科學大多也是從西方移植過來的,這是事實。然而,同樣確定無疑的是,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科學技術也需要我們繼承并發揚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國古代科技無論是具體的成果,還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著顯著的不同。有學者曾經感言:“當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學,腦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科學。而我要強調的是,除了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科學之外,事實上還有跟它們完全不同的所謂東方科學。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這一鴻篇巨制里就曾認為,東方的科學,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著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我國的科技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中國著名的數學家吳文俊,最早發現中國最古老的數學十分適合計算機時代,他稱中國古代數學為“算法的數學”或“計算機的數學”,并運用它創立了著名的“吳方法”,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看,自主創新對于進一步弘揚和傳播中國固有的科技與文化,有著重大的意義。漢字源遠流長,使得中華數千年的文化綿延不斷。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使得中國的科技與文化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然而,進入20世紀的信息時代,中國的漢字排版與印刷卻因漢字信息處理的困難,落后于西方。王選這位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科學家,率領自己的研究團隊,自強不息,勇于創新,卓有成效地繼承并發展了獨領風騷的中國古代科技。正是王選團隊在20世紀信息時代掀起的這場印刷技術的革命,大大弘揚了中國科技與文化。
如今,舉國上下正滿懷豪情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向科技強國邁進的征途中,我們既不能輕視創新,更不能數典忘祖。中國的科技人才應該在中國傳統科技與文化的豐碩成果中汲取營養,勇于開拓,大膽創新,將中華數千年的文明發揚光大。
(取材于徐立《王選與中國文化》)
6. 下列對“材料三”中“獨領風騷的中國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對象,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A.印刷術 B.研究思想
C.四大發明 D.算法的數學
【參考答案】A
【解析】在材料三第四段中有提到“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使得中國的科技與文化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所以,從整個段落來看講的是關于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知識點,所以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