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陳老走進客廳,把頭探出窗外,看見停車場的幾輛車子,像幾個不同顏色的紙箱,不禁把眼睛深深一閉。十八層樓,跌下去只有一個結果,跌進十八層地獄。他把頭縮回來,張開眼睛,搜尋著有沒有椅子、凳子一類可以墊腳的東西靠在窗口下。他把窗戶關了,上鎖。
4.陳老走進房間,拉開抽屜,拿出一瓶藥丸,端詳著。標簽上說明,勿放置在小孩兒能觸及的地方。藥名是安眠藥。他用力把瓶蓋轉緊,拉一把椅子,把藥瓶放在衣櫥的最高處。
5.陳老走進廚房,在碗柜旁拿了一瓶清潔劑。想起住在鄉下的時候,隔壁的一個青年喝了殺蟲劑,在地上打滾掙扎呼號嘔吐的痛苦樣子,他不禁打了一個冷戰,連忙把清潔劑收在壁櫥的最高層。
6.小寶睡的搖籃一定要穩固。萬一搖籃掉下來,后果不堪設想。陳老就只有這么一個孫子。
7.小寶整天往廚房跑,小手愛抓東摸西,要是擰開煤氣爐的開關,火又熄了,煤氣不停地排出來,后果不堪設想。陳老就只有這么一個孫子。
8.小寶最好奇,如果爬上椅子、凳子,小腦袋往窗口一探,一失足倒栽下去,后果不堪設想。陳老就只有這么一個孫子。
9.小寶嘴最饞,要是把抽屜里的安眠藥當糖吃,一口吞下幾粒,后果不堪設想。陳老就只有這么一個孫子。
10.小寶最好玩,喜歡含一根吸管吹泡泡,萬一把清潔劑當泡泡液,一口一口地吸進去,后果不堪設想。陳老就只有這么一個孫子。
11.陳老試了搖籃,關了煤氣瓶,鎖了窗戶,也把安眠藥和清潔劑收在高處。這些都無法說服兒子,讓小寶留下來。兒子的理由是不擔心小寶的肉體受到傷害,只擔心小寶的精神受到折磨。兒子決定把小寶帶走,帶到遠遠的西方去。
陳老的尸體被發現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樓下。查案人員發現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陳老的房里有煤氣瓶一個、安眠藥一瓶、清潔劑一瓶、尼龍繩一環,窗開著,窗口下靠墻的地方有椅子、凳子各一張。
陳老的死,是肉體受到傷害,還是精神受到折磨?
沒有結論,判為懸案。
佚名 譯
(選自《最好的小小說》(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8.看了這篇小說后,有個細心的讀者給陳老畫了一幅“行蹤圖”:
⑴請你指出圓圈所指代的地方。(3分)
圓圈1:__ ,圓圈2:__ , 圓圈3:__ 。
⑵從上圖中我們發現陳老活動的空間是不大的,但他做了很多事情,作者這樣安排是為了表現什么呢?(3分)
9.第2部分畫線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10.第11部分“陳老的尸體被發現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樓下”,陳老為什么會這樣呢?請你寫出合乎情境與主題的一種猜想,并陳述理由。(提示:“導讀一”與“導讀二”主題是一樣的)(5分)
11.你喜歡“導讀一”還是“導讀二”?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說出理由。(5分)
(二)(13分)維護食品安全,應向美日學習“連坐制”
鄭風田
“中國制造”的一個怪現象是,出口到國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國內高出一截,雖然美國、日本等國對來自中國的食品設置的標準,比國內標準更高,但中國的農民與企業還是都達標了。為什么離產地更近的中國消費者卻難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雙匯瘦肉精曝光后,大批記者趕赴雙匯總部漯河,但當地政府卻要求酒店報告記者行蹤。地方政府為保本地稅收,往往習慣于成為問題企業的保護傘,這恐怕是我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屢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妨學習一下美日的“連坐制”。
山東青島,當地有不少將水產品出口到美國的企業,這些企業都按美國要求,采用HACCP(被認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風味品質的最好最有效的一種管理體系)認證。如果有企業作假怎么辦?政府部門講“沒人敢”,原因是美國人實行“連坐制” ——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簡稱)會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檢,一旦發現作假,則當地被判為不可信任地區,所有同行業企業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單,生產的產品美國都不要了。
山東菜區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產基地,當年一個農民偷用劇毒農藥,結果在日本海關被抽檢出來,導致涉事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當地所有農民的菜都賣不出去了。
在如此嚴厲的連坐制度下,沒有企業敢輕易作假,也沒有漁戶敢輕易使用違禁藥品。平時大家相互監督——熟人社會相互監督效果比單純依靠政府監管效果好很多,交流經驗——不是交流作假的經驗,而是學習怎么做才能達到標準要求。當地監管部門也特別盡力,不但平時認真抽檢,還會對農民進行提高生產質量的培訓。
每次食品安全出問題,總有監管部門以我國有2億多小農戶、幾十萬個小作坊、抽檢率太低等借口來搪塞。但困局并非無解,我國也完全可以試試美國、日本的連坐式監管制度。這種連坐式的監管雖然“殘忍”,但針對目前我國食品供應亂局,只能采取陣痛式的監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讓地方政府真正盡力盡責,才能徹底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