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眉山市2012年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考試
語文試卷
(四川省青神縣教學研究室曾曦陽轉發)
題號 三 四 五 六、七、八 總分 總分人 復查人
得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0分)
得分 評卷人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12.閱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回答下列問題。(4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詞的上片詩人從幻想上天寫起,最后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這中間顯示詩人感情起伏的詞語一個是“我欲”,一個是、一個是。(2分)
(2)指出下面詞語或句子所表達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長向別時圓”中的“何事”表達的情感:
②“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的情感:
13.根據提示,在下面橫線處填寫相應的詩句。(4分)
(1),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2)白頭吊古風霜里,。(陳與義《登岳陽樓》)
(3)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李清照《武陵春》)
(4)美國在南海事件中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別有用心,想在亞太地區擴大自己的軍事勢力,真可謂:。(請用《醉翁亭記》中的名句回答)
四、現代文閱讀(23分)
得分 評卷人
黃巖島,到底屬于誰
①4月,菲律賓以“地理鄰近”——黃巖島離自己的本土近和黃巖島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范圍之內為理由,對黃巖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這些說法站得住腳嗎?
②國際法早已認定“地理鄰近”不是解決領土歸屬的國際法原則。從黃巖島的位置以及地質構造上看,黃巖島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黃巖島以東的馬尼拉海溝是中國與菲律賓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個國家的部分領土距其本土較遠,而距其他國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地理鄰近論”行事,世界政治地圖將要重畫,天下勢必大亂。
③《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沿海國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但沿海國無權因此而損害他國的固有領土主權。企圖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去改變領土主權歸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違反國際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④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黃巖島擁有無可爭辯的領土主權。
⑤從歷史上看,首先,中國最早發現了黃巖島。1279年,天文學家郭守敬就在黃巖島進行了“四海測驗”。其次,中國是最早命名黃巖島的,1935年中國就將黃巖島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國版圖,1983年將黃巖島作為標準名稱。再有,中國政府早就指出黃巖島領土主權屬于中國。
⑥從開發利用上看,黃巖島海域一直是我國漁民的傳統捕魚場所,而且中國政府還多次派科學考察隊到黃巖島進行科學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登上黃巖島進行考察。1994年又在島上建了水泥紀念碑。
⑦另外,4月28日,菲律賓媒體發表菲律賓專家的署名文章,稱黃巖島的確屬于中國的固有領土,菲律賓的主張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⑧從種種依據看,菲律賓對黃巖島的任何權利要求都是非法的、無效的,黃巖島屬于中國的固有領土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14.這篇文章駁論與立論結合,請用“︱”劃分駁論部分與立論部分,只能劃一處。(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5.第⑧段“從種種依據看”中的“種種依據”,在立論部分中具體指哪些依據?請簡要概括。(3分)
16.選文第②段中加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得分 評卷人
枯竹
①我在北風呼呼的野外,遇見了它——一株枯竹,靜靜地斜臥在清翠的眾竹前,像白發蒼蒼的垂暮老人,顯得那么另類。
②竹仿佛是鄰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著,伴我走過懵懂無憂的童年。
③猶記得,小時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斷少年般稚嫩的春筍,拿回家,母親的巧手把它變成一盤鮮嫩的筍絲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熱的夏日里,竹林間聲聲蟬唱送來陣陣清涼,我和一幫小伙伴舉著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蟬。秋日里,竹林里秋蟲啁啾著告訴我它們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葉發出清脆悅耳的沙沙聲,像一首搖籃曲,伴我進入溫暖的夢鄉……悠悠歲月里回首,一株株綠竹在我的童年里搖搖曳曳,每一片竹葉,都依附著一件難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這株枯竹,枝干枯黃,一身蕭索,在躊躇滿志、正值青春的眾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連連——我仿佛見到了它的前身:某個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從土里鉆出頭來,好奇地看著這個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舊盔甲,用力拔長。寧靜的夏夜它與清風交談,與明月對望,它聆聽夏蟬的歌唱,它知悉秋蟲的心事,它也團結土壤,與寒風對抗。
⑤這株枯竹,也引發我對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為一支笛、一管簫,嘯嘯天籟游走于天地蒼穹間;它是“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煮茶吟詩的高雅;它是竹籬上爬滿牽�;ǖ奶飯@;它是竹籃采野花、摘野菜的詩意;又或,它走進尋常百姓家,化身竹筷為煙火,化身竹竿為晾衣;再或,它成為農家灶膛里的柴火,化為一縷縷溫暖的炊煙……
⑥它是陸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它是劉禹錫,“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它是王維,“。”它是蘇軾,“。”它是鄭板橋,“。”
⑦枯竹,仿佛是走過盛年、走過無數人生風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終結,而是走向了更高遠的生命。
⑧…………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2第9期有改動)
17.這篇散文以為線索,表達了作者的情感。(2分)
18.從全文看,選文第③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有何作用?(3分)
運用了順序,作用:
19.下面詩句是從第⑥段中抽取出來的,依據文意,在下面橫線處選擇還原,只填番號。(3分)
選項:A.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B.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C.獨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