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文閱讀。(6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一4題。(16分)
潔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開花。母親一見潔白的木槿花,就會眼含淚水,嘴唇哆嗦著說:“我那時好糊涂,好糊涂啊�!边@里面有個故事。
我五歲那年,右腿忽然青腫了一塊,痛得我成天哭喊。母親見我熬不過,就背著我去廖醫生家。廖醫生是個老中醫,退休后在家里開了個小診所。他醫術好,心也善。
廖醫生看了我的腿,責怪我母親:“再晚來兩天,右腿就廢了。這是骨髓炎,嚴重了,就得截肢!”母親不敢出聲,眼眶卻紅了。其實不能怪母親,父親去世后,母親終日為一日三餐發愁.哪有閑錢給我治腿?母親擔心地問能否治好,得到廖醫生的肯定回答后,臉色晴朗了許多,可片刻后,又一臉的陰云。
廖醫生給我敷了草藥,又交給母親兩帖中藥,說兩天后再來換藥。母親顫聲問要付多少錢,廖醫生說五塊錢,母親的臉紅了,局促不安地說:“我,我只有兩塊多錢,能不能下回補上?”廖醫生爽快地說:“行,不急,啥時有錢啥時給�!�
母親借不到錢,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親只好揣著八個雞蛋去廖醫生家。那時雞蛋很便宜,幾分錢一個。廖醫生不肯收,母親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廖醫生的眼睛也濕了,安慰母親:“好,我收下。錢的事,不要說起�!笨戳藥状瓮�,母親已欠廖醫生二十八塊錢了,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去廖醫生家,母親帶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雞。廖醫生死活不肯收,母親哽咽著再三哀求。廖醫生拗不過,說:“好,就算我買你的,十塊錢,好嗎?”說著,硬塞給母親十塊錢。那時一只雞最多賣四五塊錢。母親說啥也不肯接錢�;氐郊依�,母親發現中藥紙包里有十塊錢,當晚就去了廖醫生家,把錢從門縫里塞進去了。
兩天后,又該去換藥,可母親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淚。不料廖醫生找上門來了。談話間,廖醫生驚喜地發現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說:“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藥,一兩值兩塊錢呢!摘了賣給我,好嗎?”母親驚喜萬分,連忙摘木槿花。廖醫生拿秤一稱,競有一斤。他說:“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錢了�!贝撕�,去廖醫生家治腿,母親就帶點木槿花去。母親不用欠廖醫生錢,廖醫生反而每次付給母親一點錢。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醫生竟去世了。母親十分傷心,去廖醫生家吊唁。母親從他家屬口里知道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藥的。母親哇的一聲嚎哭起來:“我的恩人呀……”
幾年后,母親也去世了。臨終拉著我的手說:“兒啊,我死后,在我的墳墓周圍栽一圈木槿�!比缃�,每到夏天,母親墳墓周圍就開滿木槿花——圣潔無比的木槿花。
1.第1段中說,母親一見木槿花,就會含著淚嘴唇哆嗦著責備自己:“我那時好糊涂,好糊涂啊�!蹦赣H為什么要反復責備自己“好糊涂”?根據文意,作簡要回答。(4分)
2.以下是有關母親的描寫,根據文意,分別指出其表達作用。(4分)
①臉色晴朗了許多,可片刻后,又一臉的陰云。
②可母親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淚。
3.文章結尾說,母親墳墓周圍開滿了“圣潔無比的木槿花”。這“圣潔無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義?請作簡要回答。(2分)
4。母親和廖醫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請你對其中的一個人物作出評析。注意從文中選擇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和歸納。不超過80個字。(6分)
(二)閱讀文章,完成5—8題。(14分)
細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們的特征區別很大。細菌雖然小,要在光學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但它除了擁有生命的基本單位核酸之外,還有一大套賴以生存的配套設施。包括作為居住“公館”的細胞壁,儲存營養物質的“倉庫”,以及進行新陳代謝的“化工車間”。依靠這些,細菌能夠攝取外界的物質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憐得多,且不奢談“庫房”和“車間”,就連作為保護外殼的“茅草房”也沒有。實際上它只有一個分子大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見。整個家當也只是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來做比喻,細菌最起碼也有條褲子,有只討飯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細茵雖然必須在人體內部的良好環境中才能繁殖,但處在惡劣環境中仍能生存較長的一段時間。而病毒則像個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張吃奶的嘴外便一無所有,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里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體外,病毒就活不了幾小時。
大部分抗生素對細菌起作用,是因為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胞繁殖,干擾它們形成新的遺傳結構或者細胞壁。而正因為病毒只能寄生在別人的細胞內,自己不能完成這些生化反應,所以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這么弱,為什么還會那樣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極強,病死率可達80%。實際上大多數病毒遠沒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會使人得病。冠狀病毒本來致病的能力并不強,問題在于“變種”上。變異的病毒和原來的不同了,它可能是無害的,但也可能變成“殺傷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它會因反復變異而使殺傷力次第增大。因為就殺傷力而言,變異就像賭博,總是有輸有贏,不斷地贏下去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記錄。如果有過,可能現在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
必須指出的是殺傷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變種冠狀病毒之所以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人類還沒有接觸過這樣變種后的新病毒。當人群有足夠多的人產生了抗體之后,這種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也就小得多了。
5.文章多處運用比喻說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別具有什么作用?(4分)
①(病毒)且不奢談“庫房”和“車間”,就連作為保護外殼的“茅草房”也沒有。
②變異就像賭博,總是有輸有贏,不斷地贏下去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
6.文章從哪幾方面把病毒和細菌作比較?請分點概括回答。(4分)
7。根據病毒的特征,給病毒下一個定義。(不超過35個字)(3分)
8.本文說明的中心是什么?請簡要回答。(3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9——12題。(18分)
呼喚英雄
封塵
①按《辭�!返慕忉�,英雄是指那些“杰出的人物”。這一說法過于輕松,以致沒能點透英雄所以成為英雄的原因。說到底,英雄是個沉甸甸的名字,正像亞洲十強賽中發生的故事那樣,其實英雄總是處身于困難、險境、逆境、絕境中,渾身布滿了征塵甚至創痛,而他們的光榮也正在于此。
②英雄身上總有種大無畏氣概。十幾年前,在中日圍棋擺臺賽上,背水一戰的聶衛平面對六位日本高手,只說一個字:“不!”后來他破釜沉舟,以十一連勝的驚人戰績,三次為中國隊守擂成功�,F在的圍棋高手已然涌現不少,但被稱為“圍棋英雄”的,只有聶衛平一人。無畏氣概使他的成功絢麗照人。
③英雄的內心都有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命他們有種忘我的犧牲精神。當郎平飛越太平洋重返女排執教時,她就踏上了一條英雄之路。
④再說中國男排,多年來心理素質薄弱,斗志渙散,但汪嘉偉懷著一種使命從日本回國后改變了這些,他積沙成石,把斗士的品格灌輸給了球隊,不到半年,球隊就奪得亞洲錦標賽冠軍,開始了18年后中國男排的第二次復興;與其說這是技戰術的勝利,還不如說是一種追求的勝利。
⑤有些選手是明星,是天才,是幸運兒,但未必是英雄。英雄總是處于極限的挑戰之中,鄧亞萍是個向對手挑戰的乒乓英雄,而她向自身挑戰的經歷,使她富于傳奇色彩。她身材矮小,多年傷病不斷,然而她已經走到運動生涯的盡頭時,她卻一次一次地以嶄新姿態登上領獎臺。
⑥是英雄,不一定都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還有一種幕后英雄,默默無聞的英雄;也還有一些耕耘著拼搏著的英雄,即使在足球界,也不乏這類英雄。中國女足就多年處在被冷落的境地,但她們不抱怨,不氣餒,不斷提高著自己的實力,終于贏得了人們的厚愛。雖然她們并沒有登上冠軍的高峰,但也堪稱英雄球隊。再著中國青年足球隊,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失利后,主教練朱廣滬頗有勇氣地向輿論承擔了責任,然后第三次求學巴西。這是一種襟懷。雖然說英雄是那些“杰出的人物”,但失敗者未必不是真好漢,因為英雄實質上代表了一種信念,一種品格。
⑦很容易與英雄相混淆的、是所謂草莽英雄。比如泰森是草莽,而霍利菲爾德則不同,前者驍勇無比,但后者卻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我們呼喚的英雄,應該是有膽有識、智勇兼備的,這種英雄是我們真正期待與呼喚的。中國游泳隊副總教練周明之所以屢有佳作,關鍵在其學識、在其智慧,它所創造的價值,與草莽不可同日而語。
⑧英雄就是那些競技大廈下的拱柱�?释⑿�,呼喚英雄,只能是我們的一種感情,因為英雄不會橫空出世。古人說“亂世出英雄”,說明他們須出入風雨,經歷磨難,他們需要用武的天地;在如今的競技運動中,他們還倚仗一種體制,一種中國乒乓球、意大利足球、美國田徑那樣的長盛不衰、英雄輩出的體制。
⑨滄海橫流,只要競技運動還被視為不見硝煙的戰爭,只要勝敗還涉及國人的尊嚴,那么對英雄的呼喚,就不會間歇。
(節選自《新體育》1998.1)
9.文章開篇就寫道:“說到底,英雄是個沉甸甸的名字”,作者為什么會這樣說?結合上下文分析,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答。(3分)
答:
10.文章的標題是《呼喚英雄》,作者究竟要呼喚怎樣的英雄呢?通讀全文,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分條概括出作者所認為英雄應該具有的品質。(6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⑧自然段的首括句“英雄就是那些競技大廈下的拱柱”,形象而生動地概括出了英雄的一種品質。請你結合文章前面的內容,仿照這句話的表現形式再寫兩個句子,形象生動地表現出英雄的品質特點。(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歲月,從文化精神的意義而言,可以這樣說英雄始終是一個時代精神的象征。讀完文章,你認為我們今天這樣的時代需要呼喚怎樣的英雄呢?請從現實生活中舉出與你自己觀點相符的實例、且簡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回答不少于50字)(5分)
答:
(四):閱讀文章,完成13-16題(12分)
為你自己高興
劉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雙腿癱瘓,在一家印刷包裝紙的福利廠工作,業余愛讀文學書,常到我家來借,我有一天就對他說:“你怎么不立個大志向,發奮寫作,也成個作家?”當時他沒說什么,過些天來還書,他告訴我:“我沒有寫作的天分,我就這樣當個讀者挺好�!迸R告別時更笑著說:“我活得挺自在乙我為自己高興”
②上個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見了他,他騎著電動三輪車,后座上是也有殘疾的妻子,摟著他們完全健康的小女兒,三個人臉頰都紅噴噴的,說是剛從北京游樂園玩完回來。真的,他們全家都為自己高興,那是人生中最扎實最醇厚的快樂!
③為自己高興吧!我為什么不完美?——別鉆那牛角尖.要是別人問你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讓我們都像小凌那樣,坦然無愧地看待自己,珍愛、享受平凡而實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