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⑥1l點半,放學了。孩子們像滿天麻雀似的沖出來,嘰嘰喳喳吵得像一鍋滾水。孩子往千百個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躍,坐在長凳上的媽媽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還有安安的“死黨”。四個小男生在前頭走,媽媽在后頭跟著,隔著一段距離。
⑦經過一截短墻,小男生一個接一個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跳下來;再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跳下來……11點45分。
⑧經過一個大鐵門,里頭傳出威武的狼狗叫聲。米夏兒已經轉彎,現在只有三個男生了。三個男生躡手躡腳地走向大鐵門,一接近鐵門,狼狗撲過來,小男生尖叫著撤退,尖叫聲中混著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靜下來,小男生又開始躡手躡腳地摸向大鐵門……狂喜尖叫著撤退。媽媽看看手腕,12點整。
⑨克利斯轉彎,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著地,肩并肩,頭顱依著頭顱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東西。他們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著正方形的書包,像烏龜背著硬殼。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螞蟻,螞蟻正用它的細手細腳,試圖將一只死掉的金頭綠眼蒼蠅拖走。死蒼蠅的體積比螞蟻起碼大上20倍.螞蟻工作得非常辛苦。媽媽很辛苦地等著。12點15分。
⑩史提方轉彎。安安踽踽獨行,背著他花花綠綠的書包,兩只手插在褲袋里,嘴里吹著不成調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媽媽想,再轉彎就是咱們的麥河街。安安停下來。他看見了一片美好的遠景:一塊工地。他奔跑過去。媽媽心一沉。工地上亂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鐵釘、掃把、刷子……安安用腳踢來翻去,聚精會神地搜索寶藏。他終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約兩米長的木條。他握住木條中段,繼續往前走。12點25分。
⑩在離家還有三個門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樹下,仰頭往上張望。這一回,媽媽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樹上住著兩只紅毛松鼠,它們經常在樹干上來來去去地追逐。有時候,它們一動也不動的,就貼在那樹干上,瞪著晶亮的圓眼看來來往往的路人�,F在,兩只松鼠就這么定在樹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樹下,他們彼此用晶亮滾圓的眼睛瞅著對方,安靜得好像可以聽到彼此的心跳。
⑩在距離放學時間一個小時零五分之后,七歲半的安安抵達了家門口。他把一根兩米來長的木條擱在地上,騰出手來按了門鈴。
(作者:龍應臺。有刪改)
7.放學回家的路程,媽媽認為只需十五分鐘,安安卻走了一小時零十分。為什么會
有這樣的矛盾?(2分)
8.第①-③段中哪些語句為后文寫安安放學路上的經歷做了鋪塾?(2分)
9.品讀第⑦-⑩段,從詞語運用、修辭方法、細節描寫中任選一個方面,結合相關語句進行賞析。(4分)
10.全文十多次寫表示時間的詞句,有什么作用?(4分)
11.本文的主旨,有人認為是表現母愛,有人認為是表現童真童趣,有人認為是關注
兒童成長。你贊同哪種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探究。(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共12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記憶
①我們都知道記憶的功能是由大腦完成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當人們需要記憶一些必須由身體參與的技能和運動時,除了通過大腦進行記憶之外,肌肉自身也會自覺啟動記憶功能。
②肌肉記憶雖然聽起來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卻相當常見。用筷子、騎自行車、跳舞、做體操、演奏樂器等等,無一不需要肌肉記憶的配合。就拿彈鋼琴來說,有時候一首曲子彈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譜子了,這時候無論你怎么絞盡腦汁地回憶,都沒有任何進展。但是,如果你能從頭開始,再彈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殼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順下去了,這就是你身體的肌肉記憶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腦記住一系列規則和技巧,但在實際操作中,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樣好嗎?
④林丹之所以成為“超級丹”,不是因為他腦子里羽毛球理論記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練習中熟記了各種球的應對模式,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自動給出反應。其實不難理解,當外界刺激出現時,如果完全要靠大腦支配身體肌肉,需要的時間較長,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記憶支配身體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惡作劇突然偷襲一位武木高手,即使這位高手是你的親人,你也千萬不要以為他會對你手下留情,因為身體的反應絕對要快過大腦,當他后悔時,你可能已經被打殘了�!安患偎妓鳌本褪羌∪庥洃浀恼鎸崒懻�。
⑤事實上,肌肉記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和普通記憶一樣,也起源于大腦。當我們的身體學習某種新的技能時,大腦就會激活身體上所有需要配合的運動單元來幫助我們完成一系列的動作。
⑥一旦我們的肌肉纖維從大腦處獲得了移動的信號,它們便會開始反饋信息。當我們做出某種動作時,肌肉、肌腱以及關節中的“傳感器”便會持續不斷地將身體當前的空間位置反饋到我們的中央神經系統當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動的信息。
⑦這一過程是從大腦到肌肉的一個持續不停的反饋循環,久而久之,我們的大腦會創建一條穿過中央神經系統的路徑,從此,肌肉的動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過大腦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動進行了。這些一次次經過的路徑也就變成了所謂的肌肉記憶。
⑧從肌肉記憶的原理中我們不難看出,想要構建肌肉記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動作重復的數量。在剛開始學習某種技能或運動項目時,我們還是需要通過大腦來控制身體協調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腦和肌肉反饋循環之后,才能構建出便捷的路徑,形成肌內記憶。
⑨肌肉記憶有個特點,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難忘記了,即使我們很長一段時間不再重復那些動作,肌肉記憶也會潛藏在我們的身體中,一旦需要使用就會被再次激活,其效率遠比新學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專業的運動員即使中斷訓練長達20年,當其再次重新訓練時,所需要的時間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來說,記憶花費的時間長,遺忘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而肌肉記憶是在長期的重復練習中形成的,因此遺忘得慢也是理所當然嘍。
(作者:李苗苗。有刪改)
12.肌肉記憶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13.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4分)
14.下面這段文字介紹了一種利用肌肉記憶原理發明的新技術。如果你想用它為上文錦上添花,你會把它放在文章的開頭部分還是結尾部分?為什么?(2分)
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名叫“移動音樂觸覺”的技術,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無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鍵上,這副手套通過藍牙與-臺筆記本或是手機連接,科學家設計的計算機程序會將音符轉換成震動,并刺激手指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上敲擊琴鍵。而在這期間,你完全可以背英語單詞或者看部新上映的電影。實驗證明,這期間背誦單詞的效率與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區別。
15.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雖然學過,但已經好幾年沒下過水了,有些猶豫。請你
結合文章相關內容,鼓勵他大膽游泳。(3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6—19題。(共10分)
(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村,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二)水益澀①,曳②舟不得進,陸行六七里,止藥師寺。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
越信宿,遂緣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環,遙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蓋澗
水爾。桑畦麥隴④,高下聯絡,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⑤相征逐,真行畫圖中!欲問地
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
越二嶺,首有亭當道,髹書⑥“雪竇山”字。
(節選自鄧牧《雪竇游志》)
注:①澀:不通暢。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細長的水流。④隴:通“壟”。⑤牧豎:牧童。⑥髹(xiu)書:用赤黑色的漆寫。
16.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異 漁人甚異之 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儼然
C.去 停數日,辭去 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D.道 不足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17.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8.語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
19.根據語段(一)(二)的內容,分條概括雪竇與桃花源的相似之處。(4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0-21題。(共4分)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0.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