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語文綜合性學習: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據報道,近日,杭州市一所小學舉辦運動會,入場式開始不久,孩子們一個個臉色蒼白,到入場式結束時,居然有二十來個孩子快暈倒了。此事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有人批評運動會入場式時間過長,更多的人則對目前孩子的體質太差深表憂慮。以下是網友的評論:
網友甲:如今的家長,大多數寧愿自己含辛茹苦,也“再苦不能苦孩子”,以至于孩子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被百般呵護的環境中.而溫室里長大的孩子連參加運動會入場式的體能都成問題,又有什么本錢去經歷人生的風浪呢?
網友乙:學校忽視體育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應試教育讓學校把所謂“主科”當重點,體育課和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為防止學生在校受傷被家長追究責任,有的學校取消了一些被認為“危險性很高”的體育項目,甚至還有學校推出“校園限速”令.
(1)請根據兩位網友的評論,概括學生體質差的原因。(3分)
(2)你所在的學校為搞好“陽光體育”活動,就體育活動的形式與措施等征集同學們的意見。請你給學校提兩條切實可行的意見或建議。(2分)
(3)為了搞好“陽光體育”活動,學校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特印發了《告家長書》,請你在遞交《告家長書》時,跟家長說幾句話.(3分)
9.名著閱讀。(2分)
李逵道:“莫不是山東及時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這廝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喚,全不識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幾時!”李逵道:“若真個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閑人,我卻拜甚鳥.節級哥哥不要瞞我拜了,你卻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東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爺!你何不早說些個,也教鐵牛歡喜!”撲翻身軀便拜.
這段文字選自我國古代長篇章回體小說《_______________》從文中可以看出李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點.
二、閱讀(40分)
(一)古詩文閱讀(14分)
10.對下面的這首唐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A,詩歌的前兩句以遠處高山襯托“孤城”,描繪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B.第三句中的“怨楊柳”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楊柳》曲,另一層意思是說,因為與家人離別而怨恨的戍卒抱怨邊塞楊柳不青,連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難以實現。
C.“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喻指朝廷對戍邊將士不關心,恩澤不能到達邊塞。
D.全詩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情緒消極悲切。
比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12分)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 花之 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
【乙】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漁《芙蕖》)
11.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B.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C.群葩/當令時 D.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1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 .
A.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指近前把玩。(褻,褻瀆,不尊重)
8.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少)
C.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上面)
D.后先相繼,自夏徂秋(往,到)
1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B.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
C.無風亦呈裊娜之姿 D.及花之既謝
1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漣而不妖
15、同是寫蓮花,兩文在寫法和內容上各不相同�!炯住课闹饕捎胈_____________、以花喻人的手法,贊揚了君子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質:【乙】文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表達方式,按時間的先后順序,重點寫了芙蕖“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4分)
(二)實用文閱讀(7分)
閱讀下文,完成16〜18題。
橋梁遠景圖
茅以升
橋是什么?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架著一塊板,板上就可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橋。在這里,板凳的腿就是“橋墩”,橋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腳”,就是“基礎”,板凳的板就是“橋梁”。一座橋就是由這三部分構成的.橋上的車輛行人,靠橋梁承栽;橋梁的重量,靠橋墩頂托;橋墩的壓力,通過基礎,下達土中或石層。
現在就讓我來作為幻想家,為將來的橋梁,繪出一幅遠景圖吧!
將來的橋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長江大橋那樣大的橋,幾個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時所有建橋的材料,都可在工廠里通過自動化,預先制成標準構件;造橋時,在水里把他們拼裝成橋墩;在橋墩上把他們架設成為橋梁,一口氣作業,幾乎是才聽說造橋,就看見“一橋飛架”了!
將來的橋梁一定造得很便宜�,F在用的各種合金鋼及高強度混凝土會由高分子新材料來代替,重量輕而強度高,橋梁構件的制造,一律自動化,橋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機器人操作,動作靈巧,由人在水上指揮。橋墩基礎,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軟的土質中,可以加進凝固劑,把軟土變成硬土。架橋時,全用電腦控制的各種機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勞動力.采用了這些新技術,當然橋的成本就低了。
將來的橋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橋的輪廓和組成部分,會安排得為大地生色,為江山添嬌。橋的構件不再是現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頭尾同樣粗細,而是全身肥瘦相間的。各個構件都搭配成各種姿態,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橋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橋上的人行道上還有小巧玲瓏的亭臺樓閣,讓人們在這長廊中穿過時,“勝似閑庭信步”
(節選自《彼此的抵達》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有刪改)
【注】茅以升(1896—1989),著名科學家。本文寫于1979年。
16、選文中,作者想像中的“將來的橋梁”會有哪些變化和特點?請用三個詞語加以概括。(3分)
17、作者在說明橋梁的三個組成部分時,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試作具體分析。(2分)
18、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
(三)議論文閱讀(7分)
閱讀下文,完成19〜21題。
善待挫折 劉熙
①漫漫歲月,茫茫人海,生活的道路上無不充滿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難、高考落榜、轉干不成、升職無望、體質不佳、借貸無門、辦亊受阻、無端受控等等天災人禍。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隨時都可能翩翩而來.
②應該怎樣看待挫折,怎樣去面對挫折呢?
③“自古英雄多磨難”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發憤著書,寫出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音樂家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難以形容的.他十七歲失去母親,三十二歲耳聾,接著又陷入了失戀的痛苦之中,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這打擊是多么的大��!可貝多芬不消沉、不氣餒,他在一封信中寫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他始終頑強地生活,艱難地創作,成為世界不朽的音樂家。
④挫折雖給人帶來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煉人的意志,激發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學會思考,調整行為,以更佳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目的,成就輝煌的事業�?茖W家貝佛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說,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種特殊壞境。
⑤當然,挫折并不能自發的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經歷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煉,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節選自《中華語文網》,有刪改)
19.第③段要論證的觀點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2分)
20.請簡要說說笫④段的論證過程�!�2分)
21.文章結尾說:“只有抱著崇商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煉,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或感想。(3分)
(四)文學作品閱讀02分)
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墻,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 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云,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