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甲乙兩個文段,然后完成9—12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n愈《馬說》)
﹝乙﹞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馬,非臣之下也�?筛嬉蕴煜轮R②。請見之�!薄 �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蹦鹿唬骸昂务R也?”對曰:“牝③而黃�!笔谷送≈�,牡④而驪⑤。報穆公,穆公不說,召伯樂,曰:“子所薦求馬者,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馬也?”伯樂曰:“皋之所觀,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瘪R至,果天下之馬也。(《九方皋相馬》,有刪改)
注:①姓:指子孫。②天下之馬:指天下最好的馬。③牝(pìn):母馬。④牡:公馬。⑤驪(lí):純黑色馬。
9.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飽,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馬
C才美不外見 請見之
D鳴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無馬邪
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②穆公見之,使行求馬。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文通過對千里馬不遇伯樂的議論,表達作者對賢才難遇明主的憤懣,寄寓著對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過記敘伯樂舉薦九方皋為秦穆公尋找天下最好的馬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獨具慧眼,看其實質。
C甲文中表明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真不知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興,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馬,想當然地認為這不是天下最好的馬。
12.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才能就會施展出來;也有人認為,千里馬須遇伯樂,才能方有機會施展出來。你的看法呢?說說理由。(3分)
(三)現代文閱讀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離村幾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許久,也不見那一行令我們欣喜的印跡。中午的時候,起了暴風雪,漫天的狂風,無邊的大雪,甸子上的積雪被風吹得像波濤一樣滾動,我和表弟躲在樹下,滿心的恐慌�! �
②過了近兩個小時,風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著往回趕�?勺吡撕靡粫䞍�,發現周圍仍是無邊的雪原,雪雖然沒有剛才下得大,可我們的足跡還是很快被湮滅。我們心里一驚,知道是迷了路。本來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來時的腳印能引領我們回家�?墒乾F在,周圍除了雪還是雪,沒有路。那些站著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樹。
③每走到一棵樹下,表弟便爬上樹去向遠處張望,可是這么大的暴風雪過后,很難見到村莊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跡都被大雪所埋沒。就這樣一路走著,心里焦急萬分,如果不能找到村莊,到天黑下來,等著我們的就是黑暗與寒冷,無疑是死路一條。我們一邊走一邊納悶,平時沒覺得甸子這么大,怎么周圍的村莊一個都看不見呢?我們本想朝著一個方向走,可是滿天風雪,根本無從辨別方向,只好憑著感覺朝某個方向不停地走�! �
④當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樹時,他大聲喊道:“哥,前邊的雪地上有個黑點!”我們精神一振,奮力邁著疲憊的雙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極深,一腳踩下去能沒掉整條腿,這讓我們提心吊膽,怕掉進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樹,我們離著那個黑點也越來越近,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了。
⑤終于走到了那個黑點所處的位置,卻原來是一口極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極,我心里忽然一動,說:“既然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聞言又來了精神,飛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樹,觀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見那邊有一縷縷的煙,可能是個村子!”我們立刻向那邊出發。當時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煙定是村莊的炊煙。又走了近一個小時,一個村子真的出現在視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們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著氣,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
⑥到了那個村子,我們在老鄉家休息了一會兒,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幾里路的距離。想起來真是后怕,如果沒有那眼水井,我們也許真的會把命丟在無邊的雪野之上。當然內心也很震驚,那么猛烈的暴風雪,竟然封不住一個小小的井口!
⑦許多年以后,當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當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風雪再大,也無法鎖住心里的熱情。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能給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帶來希望�。ㄟx自《聯誼報》,有改動)
13.結合全文,說說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為題的妙處。(2分)
14.根據提示,填充方框。(4分)
情節:突遇暴雪→ ① →發現黑點→ ② →發現村莊
心理: ③ →焦急萬分→ ④ →失望之極→放下心來
15.結合語境,按要求品析語言。(4分)
①表弟一次次地上樹,我們離著那個黑點也越來越近,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了。(分別說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②那些站著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樹。(從修辭的角度說說這句話的妙處)
16.第五段劃線句子中的“真的”一詞包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請以第一人稱寫出來。(40字以內,2分)
17.文中的“水井”一詞表意豐富,請說明。(3分)
18.即使有再大的困難,只要心中有希望,腳下不停步,就可能實現人生的目標。你有類似的感悟嗎?請結合自身經歷談談。(3分)
謹防數字化癡呆癥
劉戟鋒
①當初,許多人練習電腦打字,是因為自己的字寫得不好。那時我們未曾想到,僅僅幾年后,就像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樣,巨大的數字化浪潮,將包括兒童在內的龐大社會群體一網打盡,人類社會踏上了數字化的“不歸路”�! �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韓國首爾腦部平衡中心專家不無憂慮地告誡:長期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將導致數字化癡呆癥�!冻r日報》專門撰文列舉若干相關癥狀,如“你只記得住自己的單位電話和家庭電話”,“你覺得新認識了某人,但其實曾見過他”,“你在車里安裝導航設備后就看不懂紙質地圖了”,等等。
③數字化癡呆癥?信還是不信?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不管這類說法是危言聳聽,還是警世洪鐘,有一點可以肯定,從人類思維方式來看,過度癡迷和依賴數字化產品,勢必導致大腦發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數字化與信息化時代,動動手指就可以在網絡上獲得應有盡有的資料,知識的獲取即時化了,人類的創造力卻下降了。茶余飯后的談資海量化了,人類的注意力卻被分散了�?萍寂c經濟的聯系全球化了,人類社會群體間的親情卻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廢心。
④當數字化時代造成信息泛濫,負面效應就會浮出水面。對一些熱點事件的全方位報道為何讓人產生信息厭倦之感?連篇累牘的電視劇為何讓人感到視覺疲勞?人類數千年大浪淘沙僅存的少數名著為何風光不再?當我們長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為之欣喜,為之癲狂,為之焦慮時,是否也該冷靜地檢討一下,我們的思維習慣、日常行為、生活體驗是否發生了某種扭曲與異化?
⑤前不久,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了美國西弗吉尼亞州一個名叫“綠岸”的小鎮。由于該小鎮位于美國國家無線電靜默區內,手機、路由器、電視、廣播等電子產品在這里統統失靈。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傳遞消息,鎮上有唯一一臺付費電話可以與外部聯系。據了解,從六七年前開始,越來越多想要戒掉“電子癮”的人們搬到這里,感受緩慢、寧靜與本真的生活�! �
⑥對于那些對現代生活感到疲憊的人們來說,美國“綠岸”小鎮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數字化時代,將過度使用數字產品引發的種種問題歸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種客觀和理性的態度�?朔䲠底只V呆癥,需要增強對自身行為的把控能力,養成更加積極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數字化產品“綁架”了思維、“綁架”了生活�! �
(選自《 人民日報 》 2014年4月)
19.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論證思路。(4分)
20.第②段劃線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21.第③段中畫線詞語中的“廢”字具體指哪幾方面內容?(3分)
22.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搬到“綠岸”小鎮?作者對此持何態度?(3分)
三、寫作表達
23.請從下面兩道題中任選一題寫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要求:書寫整潔;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襲和套作。(50分)
①請以“藏在____ 中的精彩”為題,寫一篇文章�! �
提示:可以從“書本”“故事”“詩詞”“競爭”“節日”等詞語中選擇一個,把題目補充完整�! �
②請根據你對下面材料的理解,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梢杂洈⒔洑v、抒發感情、發表見解,但不能對材料進行改寫、擴寫、續寫�! �
孝感雕花剪紙藝術家徐惠斌12歲就迷上雕花剪紙藝術,經過反復觀摩和刻苦學習,他用一把小剪刀在普通的一張紙上就可以剪出玲瓏生動山水云霞、花鳥蟲魚、人物故事。他廣泛學習,博采眾長,剪紙作品多次在全國剪紙大賽中獲獎。近年來,他不斷推陳出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剪紙藝術風格,作品被選送到國外展覽,讓孝感雕花剪紙藝術走向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