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選文,完成11~ 13題。(7分)
【材料一】2000年前的《黃帝內 經》中記載:“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蔬為充�!边@是對健康飲食的最早認識。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各地都有特色美食,歷朝歷代也都有優良的美食傳統。
【材料二】早餐應該包括以下四類食物:谷類、蔬果類、肉蛋類和奶類。同時,還要做到粗細搭配、軟硬搭配.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和吸收。
(注:如果早餐中上述四類食物都有,則早餐營養充足,質量很好如果僅有其中三類,則早餐質量較好;如果只有兩類或兩類以下則早餐質量較差。)
午餐在一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 作用。如果長期對午餐不重視,就會影響腸胃功能,導致早衰、膽固醇增高、肥胖,并易患消化道壓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等
晚餐吃得過飽過好都是不健康的。吃得過飽,會反復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易使胰腺功能衰竭,誘發糖尿病。并且,晚餐以后人通�;顒恿啃�,會有一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就會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容易誘發大腸癌。同樣,晚餐吃得過好,容易導致熱量攝入過剩,造成脂肪堆積,引發肥胖和高脂血癥等。
【材料三】綠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業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綠色食品可以分為兩個技術等級,即A級和AA級。(標志見圖1)
無公害農產品,指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生態環境質量要求,生產過程符合規定質量標準和規范的農產品。它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控制在安全質量允許范圍內,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但這種標準比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標準要寬松。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個要求.(標志見圖2)
有機食品,指在生產中未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荊等物質,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促進生態平衡及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法來進行農業生產取得的農副產品。這代表著對食品安全的最高要求。(標志見圖3)
11.對以上三則材料的內容理解分析有誤的項是( )(2分)
A.供應面包、豆漿、小米粥、紅壹招、成菜的早餐,是品種豐富、營養充足、質量很好的早餐。
B.如果長期不重視午餐,就會影響腸胃功能,導致早衰、膽固醇增高等,并易患消化道疾病、中風等。
C.晚餐吃得過好也是不健康的,易導致熱量攝人過剩,造成脂肪堆積,引發肥胖和高脂血癥等。
D.去超市購物,在綠色食品、無公罟農產品和有機食品中,如果要選擇安全等級最高的,應該選擇有機食品。
12.綜合以上三則材料的內容,請簡要概括我們在飲食健康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2分)
他某班要舉行一次以“飲食文化”為主題的班會,下面是宣傳語中的上聯,請你結合以上材料的內容對出下聯。(3分)
上聯:特色美食傳承文化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選文,完成14—19題。(22分)
這世上沒有你不行
①人為何而生?每一個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獨特的用處。
②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戰禍而家破人亡,賣掉了 大房子,只留下偏處舊地產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這件事發生時,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溫泉旅行、有個十七歲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 自殺,被警察救起,他是個孤兒,憤世嫉俗,末路窮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見面 警察知道老太太的來歷,同意她和男孩談談。
⑤“孩子,”她說時,男孩扭過頭去,像塊石頭,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詳而柔和的語調說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來是要為這個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沒人能辦到的事的嗎�!�
⑥她反復地說了好幾次,男孩突然回過頭來,說道:“你說的是像我這樣一個連父母都沒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對,正因為你沒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當然了!你想我會相信這套?”
⑨“跟我來,我讓你自己瞧”她說一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還是跟著走了出來。他當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別無去處。
⑪老太太把他帶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園里打雜。雖然生活清苦,她卻對男孩愛護備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強,內心變得安穩平和了。
⑫為了讓他培育些有用的東西,老太太給了他一些生長迅速的蘿卜種。十天后蘿卜發芽生葉,男孩得意地吹著口哨。蘿卜熟了,老太大把蘿卜腌得可口,給男孩吃。
⑬后來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橫笛,愉快地吹奏自娛,老太太聽了也很高興,贊道:“除了你沒有人為我吹過笛子,喬治,真好聽,”
⑭男孩似乎漸漸有了生氣,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書。高中畢業,喬治白天在地下鐵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學夜間部深造。畢業后,在盲人學校任教。
⑮學生們常用手摸著喬治健壯的肩膀說:“��!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壯!”[來源
⑯“你因為胸部這么厚實,所以中氣足,吹起笛子來能一口氣吹那么久,是吧?”
⑰“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東西的形狀和顏色,簡直像看到了一樣�!�
⑱聽了盲學生的話,喬治對老太大說:“現在,我已相信,真有別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⑲“你瞧,對吧?”老太太說,“你如果不是孤兒,也許就不能領悟盲人的苦處。只有真正了解別人痛苦的人,才能為別人政美妙的事。你十七歲時,最需要的就是有人愛惜。你大聲吶喊,說你要的根奉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來,你自己卻有了慈悲之心�!�
⑳喬治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21 他們兩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為仁慈。因為悲痛在心靈深處造成的創傷,能增強一個人的體會與體貼他人之心。
22 老太大說:“盡量讓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著的快樂——也就是知道有人愛護自己的快樂。等到你從他們臉上看到感激的光輝,那時候,甚至傅戎們這樣精疲力竭、對生活不滿而又厭倦的人,也會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義�!�
23 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輕的喬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給他的盲學生聽。把流水、浪潮以及綠葉中的風聲,都譜了進去。那些孩子眼雖不明,手卻能寫,為那首樂曲題名為《清風流水》。
(選自《意林》,有刪改)
14.選文第④~⑳段,喬治見到老太太后,發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請結合選文,補全下面方框中的內容。(4分)
冷漠懷疑—— A ——愉快自信—- B
15.選文第⑦段和第⑩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它們的含義。(4分)
第一個“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為什么寫老太太讓喬治種生長迅速的蘿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選文第⑮段運用了什么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選文第 21 段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該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選文中盲學生為什么把那首樂曲題名為《清風流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選文,完成20—24題。(20分)
①古往今來的中 國文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僅對個人品行養成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
②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要從個人品行的養成和提高入手。我國第一部詩 歌總集《詩經》,既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間。所思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運用文學的手段,塑造當時社會樸實的理想人格。如《詩經》涉及玉的篇目多達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潔,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貴,更體現為不容玷污,拒絕同流舍污。周敦頤的《愛蓮說》更是將這種文學手段進一步升華: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蓮花,出淤泥而
不染。這種人格,經
得起各種挫折和磨難,在任何威逼利誘前都不變節,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幾千年的文學作品,贊美梅、蘭、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隨處可見。這種文學實踐及其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既是上古到當代的中國文學中的藝術要素,更是融入文學活動全過程的經緯線。
③中華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無不與文學構建的要旨相葜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劉禹錫、“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他們千百年來之所以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與堅定: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面對怎樣的威脅和誘惑,他們心中的信念決不動搖,自身節操穩如磐石。
④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更體現在對民族意志的鍛造上。民族意志是眾多個體精神品格的凝聚。歷史上,中華民族面臨強敵入侵時,總能升華堅韌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物與事跡不計其數,相伴而生的詩篇,驚天地動鬼神。岳飛的《滿江 紅》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對強敵,毫不畏懼,精忠報國。文天祥的《正氣歌》千古傳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則是身陷囹固,決不屈服,視死如歸。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的視野與思維,足以在高度肯定歷史人物的同時,對其當代意義予以重新闡釋。金庸的武俠小說正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評價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角度,轉為對天下蒼生是否真正脫離苦難、是否得到休養生息、是否能夠安居樂業的關注和思考。這些文學作品都是在鑄造民族精神,通過感召廣大民眾,化育普通百姓,為熔鑄民族意志,打下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⑤中華民族的精神構建,已綿延數千年。文學在新世紀履行構建使命時,厘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內涵.既要弘揚傳統文學之精華,又要符合我們國家在當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們要讓文學順應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構建使命的重擔。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20.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7(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請分析選文第②段與第④段不能調換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選文第④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4分)
A.《詩經》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運用文學手段塑造當時社會樸實的理想人格。
B.在中國歷史上,文學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無不與文學構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選文中“面對強敵,精忠報國”“身陷圈圄,視死如歸”是中華民族意志的體現。
D.選文最后段號召我們,要讓文學順應潮流,肩負起構建中華民族精神的使命。
24.請從下面備選人物中,任選兩個,結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為選文第③段補~據:(4分)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劉禹錫“粉身砰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備選人物杜甫范仲淹辛棄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60分)
25.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 -把傘,撐起的是一份情懷;一棵樹,挺立的是一種高度;一張紙,書寫的是一個世界……敞開胸襟,渺小與平凡之中,蘊藏著天地的博大。
請以“____小天地大”為題目,寫篇文章。
要求:
①請將題目補充完整并抄寫在答題卡上;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等。
③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字數600—800字。
④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襲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
(2)有的人你可能認識了一輩子卻忽視了一輩子;有的人也許只見了一面卻影響了你一生;有的人默默地守在你身邊為你付出卻被冷落;有的人一個表情卻成了你永遠的牽掛……我們常常是努力追尋未得到的,而忽略了已經擁有的不要只向遠方尋找,它也許就在你的手中,你只要安然,握住請以“安然握住”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等。
②字連工整,書寫規范,字數600~ 800字
③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襲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