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的中國古代瓷器。(用作詮釋的說明方法解釋說明了凡爾賽宮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明珠的原因)
C.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玉帶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兩側大樹參天,郁郁蔥蔥,綠蔭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用打比方,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形象地寫出人工河及其周邊環境的優美。)
D.今日的凡爾賽宮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游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二百多萬,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與埃菲爾鐵塔的游覽人數相比較,說明每年參觀凡爾賽宮的游客眾多。)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題(每小題3分,共9分)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王不說 說:通“悅”,高興,愉快。
B.請廣于君 廣:擴充
C.謂唐雎曰 謂:對……說;告訴。
D.長跪而謝之 謝:感激。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徒以有先生也
C.天使之怒,伏尸百萬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0.下列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第一段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揭穿秦王易地騙局,為后文設置懸念。
B.第二段寫唐雎堅決抵制秦王易地的騙局,表現出其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
C.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寫唐雎以“士之怒”來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
D.第四段是故事的結局,秦王“色撓”,唐雎取得了這場外交斗爭的勝利。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90分)
四、(11分)
11.把第I卷中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2)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12.《唐雎不辱使命》以對話為主,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唐雎的性格特點。(2分)
13.讀下面一首律詩,然后答題。(5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詩歌頷聯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2)詩歌頸聯蘊含怎樣的哲理,請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2分)
五、(14分)
14.默寫。(任選六句)(6分)
(1)子曰:“三軍可奪帥,____________”《論語·子罕》
(2)__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3)隨風潛入夜,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4)____________,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5)土地平曠,屋舍儼然,____________(陶淵明《桃花源記》)
(6)無意苦爭春,____________(陸游《卜算子·詠梅》)
(7)__________________,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8)長風破浪會有時,______________�!纠畎住缎新冯y(其一)》】
15.走進名著。(4分)
依據下面提供的相關信息,完成后面的問題。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1)選文出自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________》,該書講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俄國作家________的人生故事(2分)
(2)請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說說該名著中三個偉人的共同特點。
16.綜合性學習·語言運用。(4分)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2 0 1 6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