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巖阻:地勢險要的地方
C.不可以使民 使:出使 答案:[驅使]
D.西與巴、蜀、漢中之利 利:物資
9.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以大王之賢
A.以君為長者
B.高祖囚之以成帝業
C.以殘年之力
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省乎?
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甲]文中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目的是希望劉備“成霸業,興漢室”。.
B.[乙]文中蘇秦闡述秦國優勢,日的是希望秦惠王“并諸侯,喬天下”
C.[甲]義中雖然劉備只說一個“善”字,但是可推測出其內心激動不已。
D.[乙]文中用“思以異口”來表叨泰惠王笫二天施行蘇泰的計策。
11.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分)
(1)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3分)
(2)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7分)
[甲]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乙]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2.對[甲][乙]兩首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3分)
A.[甲]詩首聯用落木蕭蕭、鴻雁南飛、北風送寒之景點明已是寒冬時節。
B.[甲]詩頷聯用“遙隔”二字表明作者遠離家鄉,因山川阻隔,不能歸去。
C.[乙]詩首聯細寫旅途所見之景,點明行船地點,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D.[乙]詩頸聯寫江上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蘊含時序交替的哲理。
13.試比較[甲][乙]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4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每空1分)
14.請將卜列詩義語句補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野渡無人舟白橫。(書應物《滁州西澗》)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3)閑來垂釣碧溪上,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
(4)_______________,千萬和春住,(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再現激烈戰斗場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現代文閱讀(共32分,選抒題每小題3分)
(一)說明性文章(6分)
5G網絡的技術“法寶”
①隨著用戶的期望越來越高,4G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網絡使用的要求,于是第五代通訊系統(5G)應運而生。它的網速最高達4G的10倍,不到一秒就能下載一部高清電影。
②5G網絡技術是什么,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然而,作為5G網絡技術發展的基礎,有五種“法寶”必不可少。
③第一種是毫米波技術。毫米波技術可以通過提升頻譜帶寬實現超高速無線數據傳播,從而成為5G通信技術中的關鍵。但毫米波穿透能力弱,且很容易被樹葉、雨滴等吸收。
④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引入第二種技術:小基站網絡。如果安裝多個迷你基站圍繞障礙物傳輸信號,就能形成信號接力。當用戶走到障礙物后面時,智能電話會自動切換到另一個小基站,使通信不會中斷,用戶之間能進行正常的通話。
⑤第三種技術是大規模天線。一個4G基站大約有十幾根天線,而一個大規模天線基站大約有幾百根天線,這將大大增加當前移動網絡的容量,發射或接收更多的信號。
③第四種技術是波束成形。當蜂窩天線信號交匯在一起時會引起嚴重的干擾,波束成形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樣通話信號之間就不會相互干擾。
⑦最后一種中全雙工技術。全雙工技術是指可以雙向通信。過去任通話時,通話雙方必須輪流說和聽,信息的延時長。全雙工技術通過雙向通信能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使通信效率大幅提高。(文/馬藝菲,有刪改)
15.文中沒有使用的說明方法是( )
A.分類別 B.打比方 C.列數字 D.作比較
16.下列關于木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5G網絡技術有五種“法寶”,說明5G網絡技術已經有了統一的定義。
B.小基站網絡解決了毫米波穿透能力弱且易被樹葉、雨滴等吸收的問題。
C.波束成形技術大大增加移動網絡的容量,使通話信號之間不相互干擾。
D.5G網絡通信技術中的關鍵是全雙工技術,因為它大幅提高了通信效率。
(二)論述性文章(6分)
___________
①英雄者,國之干,族之魂!
②從精忠報國的岳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拒倭寇于海外的戚繼光,打敗殖民者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張思德,劉胡蘭和“狼牙山五壯士”,到抗美援朝的邱少云、黃繼光: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雷鋒、王進喜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孔繁森、袁隆平,再到新時代的航天英雄群體、維和部隊群體……無數英雄構筑起民族精神的萬里河山,讓中華民族能夠始終屹立不倒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曾幾何時,歷史虛無主義盛行,在有些人眼里,一心為公,舍生取義的烈士成了“傻”的代名詞、“假”的同義語;還有人犯嘀咕,董存瑞要炸的碉保沒有了,黃繼光要堵的槍眼沒有了,無私無畏、浴血牲犧這些品質還有用武之地嗎?這樣的論調,肆意歪曲歷史,褻瀆英雄烈士,既歪曲大眾認知,又傷害公眾情感,是不可取的。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國家和人民永遠尊崇、銘記英雄烈士為國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為全社會注入新時代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強勁正能量,中華民放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⑤崇尚英雄才能精忠報國。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只有高舉英烈們傳遞過未的火把,實干創新,用自己的奮斗為新時代的中國增光添彩、書寫屬于自己的“英雄故事”,民族復興才不再是一個夢。(文/樂兵,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