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2018年長春市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
語文
一、閱讀(60分)
(一)名句積累與運用(15分)
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華語網說明:我們提供的所有2018年中考試卷均為二次校對過的doc文檔格式試卷,此處僅為網頁預覽文檔,加點字、下劃線、圖表等格式不完整,如果你需要精校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事物的發展是向上的,但并不乏曲折。這一哲理和陸游在《游山西村》中闡釋的道理不謀而合,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漁家傲》中與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樣描繪大漠風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恒定淡然的心態,這一觀點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闡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甲)課內文言文(10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文學家___________(人名)。(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弗之怠。 (___________) (2)缊袍敝衣。 (___________)
(3)裘葛之遺。(___________) (4)辭甚暢達。 (___________)
11.眾多學生與作者相比有哪些優越之處,請簡述。并且思考為什么作者要這么寫?(2分)
12.作者被當時皇帝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在本篇文章中為何極言為學的艱難?(2分)
13.作為新時代的學子,你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結合原文作答。(3分)
(乙)課外文言文(5分)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貸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事不乏。
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欠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后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議經費,帝曰:“鞏以節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拜中書舍人。甫數月,丁母艱去。又數月而卒,年六十五。
《宋史•曾鞏傳》
[注]①常平:官倉名。
1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1)脫口輒誦。 (___________) (2)農事不乏 (___________)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
16.曾鞏任越州通判時,如何治理該地的?(2分)
(三)現代文閱讀(25分)
我所認識的許國璋先生
黃源深
2015年11月,許國璋先生100周年誕辰。先生所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外語文化界幾代學人紛紛撰文緬懷。我們紀念他,懷念他,不僅因為他的學問,而且還在于他的為人。學問家,有真學問不容易,有真才實學又別具人格魅力,更不容易。許國璋教授,就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學問家,人們所崇敬的一代宗師。
許國璋教授尤因教材而名揚天下,但其學術成就遠不止于此。他,是一位大家,一位富有獨創精神的大學問家。雖然他一生用力最勤、建樹最豐的是人們所熟知的英語教學,但他探索的觸角卻伸展到了語言學、語言哲學、翻譯等諸多領域,且多有獨特見解,深為學界所矚目。他做學問,同別人不一樣,總能見別人所未見,發他人所未發,一個話題,一經他手,總會透出新意,幾乎每篇論文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鮮見解。
他晚年主攻語言學和語言哲學,發表了一系列獨具功力的文章。篇篇都是見解獨特的文字,成為公認的當代語言學研究的力作。這些,都是他對中國語言學建設的重大貢獻。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提出了翻譯學術論著時使用“闡譯”法,并現身說法,以自己翻譯羅素《西方哲學史》片段為例證,既有理論,又有實踐,讀來明白易懂。盡管“闡譯”法是否完美無缺,尚可討論,但為學者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說明理論可以突破,學術是應該創新的,我們不能總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人后面,唯洋理論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