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16.請描繪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所展現的畫面。(3分)
17.品讀詩歌,請說說詩人是怎樣巧妙地將情、景、理融為一體的。(3分)
五、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10分)
18.(1)默寫(每小題1分,錯字,字、添字,該小題不得分,共7分)
①山隨平野盡,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②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③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④但愿蒼生俱飽暖,_______________。(于謙《詠煤炭》)
⑤_______________,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⑥
杜甫《望岳》中表現讀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做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外閱讀積累(每空1分,共3分)
①清水出芙蓉,_______________。
②閱讀《
駱駝祥子》時,我們發現造成情節陡轉的情況往往是某些人或物的意外闖入。比如,____________(人)的突然出現,造成祥子命運的“一落”;____________(人)的突然出現,造成祥子命運的“二落”;駱駝的突然出現則給祥子帶來了逃生的希望,曹先生的突然出現則給祥子帶來了奮斗的希望………
六、請用正楷字體書寫下列文字(5分)
1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七、現代文閱讀(二)
閱讀老臣的《羅本島B 區5 號的修行者》一文,完成20~24題。(15分)
羅本島B 區5 號的修行者
我從開普敦乘船到羅本島參觀,同船的都是小學生,熙熙攘攘,大約是到島上接受愛國主義教育。1999年12月1日,羅本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能讓世界為之銘記,是因為這里因禁過曼德拉。
曼德拉被獨自關押在B區5號,監室只是一個所有縫隙都被抹平的水泥匣子。牢房內,只有一卷薄毯、一張小桌、一個飯金和一個馬桶。無法想象身高1.83米的曼德拉,如何在這只有四平方米多一點兒的逼仄空間里,日復一日輾轉騰挪,度過了6000多天!
政治犯們頓頓薄粥,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對于這一切,曼德拉早已做好了準備。在審判他的法庭上,曼德拉說:“在我一生中,我已經把自己獻給了非洲人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我希望為這個理想生活并去實現它。如果需要,我也準備為這個理想獻出生命。
正因堅定的信仰和足夠的心理準備,曼德拉把極端單調艱辛的牢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每天清晨五點半,島上的監獄守衛就會敲起震耳欲聾的大鐘,把犯人從睡夢中喚醒。曼德拉起床后,馬上開始體育鍛煉。他給自己制定了計劃,每星期一至星期四早晨,在牢房里原地跑步45分鐘,并做100個俯臥撐、200個仰臥起坐、50次下蹲。每天放風的半小時,在院子里堅持跑步。
曼德拉不屈的聲音,不斷從羅本島與世隔絕的牢房里,通過種種孔徑傳播出去,回響在從好望角到林波波河南非遼闊的土地上。“我們將把種族隔離制度在群眾運動之砧和武裝斗爭之錘中間砸得粉碎。”
除此之外,曼德拉在監獄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孜孜不倦地學習。他認為學習在監獄里是僅次于探視權的權利,比任何優待都重要。曼德拉開始攻讀讀倫敦大學的法學學位,繼而學習經濟學。曼德拉成功地把羅本島變成了他的大學,把自己從從一個憤怒的領導者變成了深思熟慮的沉靜學者。曼德拉的一位獄友曾這樣評價羅本島對曼德拉的影響。他說,……早年間,他感到憤怒就會發作,所以他有意鍛煉自己,他的精神狀態在提高,在轉向和善禮貌熱情,他變得更沉靜更溫和。
1996年9月,羅本島成為國家博物館后,很多過去的犯人和看守都回到島上,成為志愿者,向游客講述當年的故事。
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