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說,1994年,曼德拉在自己的總統就職典禮上,邀請了羅本島上監押他的看守。儀式結束后,曼德拉走到當年的獄辛面前,平靜地說:“在走出因室,經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那刻,我已經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唄悲傷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實仍在獄中。”
這種轉變何其艱難?要知道,曼德拉之所以坐牢,是因為領導“非洲之矛”從事暴力革命。南非白人政府曾提出,只要曼德拉宣布放棄暴力反抗,就可以釋放他,但曼德拉斷然拒絕。
在南非白人統治和種族隔離制度歷時300余年里,黑人四分五裂,從未建立過統一國家。他們過著痛苦而麻木的生活,心目中只有自己的部落、酋長,或滿足人或物的意于在與白人隔離的“黑人家園”。白人不把黑人當成同胞,黑人也不把“白人的國家”當成自己的家。
曼德拉曾坦承,自己在入獄前堅信,南非共和國是白人壓迫黑人的統治工具,除了推翻它,黑人別無翻身可能。但經過在獄中的反思,他清醒地認識到,
打破種族離籬笆,不只有希望渺茫犧牲巨太的暴力一途,可以另謀佳徑。他決定放棄報復,融化仇恨。曼德拉以無以倫比的政治氣度,摒棄前嫌,與前白人總統德克勒克政府達成政權的和平交接。他最后完成了理想的勝利。
人們常常驚異——在飽受白人欺凌、戰友被害、妻離子散、身陷圖圈整整27年之后,曼德拉怎能做到如此超脫?羅本島上的歲月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這與世隔絕的18年里,一個偉大的思想轉折在此萌生,曼德拉的生命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他決定將南非當作自己的國家,建立統一的、多種族平等相待的新南非。
返回開普敦的船上,我還是與小朋友為伍,他們乖乖坐著,比早上赴島時沉靜了許多。
我問一個穿著綠色校服的黑人小女孩:“嘿!今天你記住什么了?”她想了一下,眨巴著大眼睛說:“我要做一個馬迪巴那樣的人。”我點點頭,心里想的卻是,這談何容易!山水斧削,與時代一同澆筑了巨人。
就算你有超凡的稟賦和火熱的責任感,可你,不一定會遭逢生命中的羅本島。
(作者:畢淑敏)摘自《非洲三萬里》,有刪改)
【注】①曼德拉:南非反種族歧視和隔離的領導者。后參加南非總統竟選獲勝,擔任南非總統。
②馬迪巴:是南非民眾對曼德拉的愛稱,意思約略等于“父親”。
20.本文中,“修行者”曼德拉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有哪些“修行”?請簡要概述。(3分)
21.請結合全文內容,概括曼德拉的性格特點。(3分)
22.請從
修辭的角度賞析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2分)
23.結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談一談你對結尾段中畫橫線句子的理解和體會。(3分)
24.請說說小學生參觀羅本島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并分析這樣寫有何作用。(4分)
八、寫作(50分)
25.請以“
運動讓我________”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結合個人生活經歷,寫出真情實感,以及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人名。
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不少于600 字。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doc文檔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精校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查看。
2019年桂林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卷選擇題(1—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 基礎知識及運用(每小題2分,共12分)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每小題2分,共10分)
1.D 2.C 3.A 4.B 5.A
二、綜合性學習(每小題2分,共6分)
6.C 7.B
三、現代文閱讀(I)(每小題2分,共6分)
8.A 9.D 10.A
四、古詩文閱讀(18分)
11.B 12.C 13.D 14.D
15. (4分)
(1)(2分)(請你)試著替我這樣做一遍。
(2)(2分)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您當梁相。”
16.(3分)示例:頸聯描繪的是一幅空靈幽靜的畫面(答到“幽靜“特點即可)。寺后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歡唱;潭水清澈,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心中的塵世俗念頓時滌除。
17.(3分)詩歌描寫日照山林,曲徑通幽,花木青蔥,山水空明,鐘磬聲聲等景色,營造了一種清幽雅致的意境;禪房《院)環境的清幽雅致、山光水色的清明空靈,正與詩人除去雜念,追求禪意的心境相契合,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曲徑通幽”蘊含了人生道路曲折、漫長(深遠),需要人們不斷探索的哲理(學生從此詩中衍生出的哲理,言之成理即可)。詩人就是這樣巧妙地將景、情、理融為一體的。
五、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10分)
18.(1)(7分)①江入大荒流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行到水窮處④不辭辛苦出山林⑤雄關漫道真如鐵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3分)①天然去雕飾②大兵 孫偵探
六、請用正楷字體書寫下列文字(5分)
19.(5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七、現代文閱讀(Ⅱ)(共15分)
20.(3分)曼德拉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孜孜不倦地學習;他摒棄前嫌,與前白人總統德克勒克政府達成政權的和平交接(或:修煉自己,變得沉靜溫和)。
21.(3分)①有執著的理想追求(堅定的信仰);②堅韌333 額度(忍)不拔的意志(毅力);③博大的胸懷(政治氣度)。
22.(2分)該句運用了比喻手法,把抽象的“種族隔離”此作具體可感的“樊籬”,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種族之間的隔閱(制度、習俗等),并非不可消除。
23.(3分)曼德拉具有超凡的稟賦和火熱的責任感,又能正確應對十八年的牢獄生活,才成就了他偉大的一生。但年輕一代(如文中的小學生),盡管你也可能聰顆絕倫,也有報國之愿,但生命的歷程(機遇)是不可預設的,曼德拉式的人生不可復制。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學 會善待挫折和磨難,在挫折中學習和反思,把它變成成長中的財富,從而修煉自己,完善自己。
3/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